关键词
月份牌画建构的民国时尚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王星伟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女性   妇女解放   月份牌画   时尚休闲  
描述: 作为商业文化的衍生品,月份牌广告画所塑造的时尚女性形象不仅成为近代中国女性的“风尚标”,同时也构筑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本文以此为视点,试图揭示其体现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时尚化特征及文化意义。
月份牌画建构的民国时尚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王星伟   来源: 大众文艺(上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女性   妇女解放   月份牌画   时尚休闲  
描述: 月份牌画建构的民国时尚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东江妇运的发展和原因探析1
作者: 陈政禹   来源: 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东江妇女  
描述: 20世纪中共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场革命也给东江妇女带来了新的生存方式与发展前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共在深入了解东江妇女所受苦难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引导东江妇女通过参加革命的方式来获得自身的解放,将妇女运动和农民运动相结合,注重对妇女切身利益的维护,并大力培养妇女干部,使得东江妇女运动成绩斐然,东江妇女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意义
作者: 刘瑾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历史意义   陕甘宁边区  
描述: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陕甘宁边区的妇女解放运动,提高了边区妇女社会地位、支援了抗日战争及推动了陕甘宁边区建设,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放妇女的法律制度及政策研究
作者: 马晨曦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共产党   法律制度  
描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以保障妇女的权益,从而使妇女获得了在经济、政治、文化、婚姻等各方面的解放,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妇女解放
蔡特金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作者: 冯子珈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思想   蔡特金  
描述: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妇女解放问题是无法忽略的一个话题,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克拉拉˙蔡特金被誉为“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之母”,是国际妇女运动的发起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王思琪   来源: 渤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描述: 妇女问题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一直被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毛泽东提倡解放妇女并领导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他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观与中国的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思想——毛泽东
婚姻自由与中央苏区的妇女动员
作者: 詹凑娥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动员   中央苏区   妇女解放   婚姻自由  
描述: 中央苏区,又称中央革命根据地,它位于闽粤赣交界的赣南(后包括整个赣西南)、闽西地区。这一跨越两省数十个县的广大区域,地势险要、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勇敢,是一个美丽的山区。但是进入近代以来,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变成了一个经济落后、民穷财尽、反动统治最薄弱的贫困山区。赣南、闽西地区的妇女,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农村中的劳动妇女,长期以来,她们在半封建的农业经济社会中,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身受反动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四种权力的束缚和支配,没有政治地位和经济权利,没有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男子虽已
“离家”与“回家”:中国妇女解放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作者: 那瑛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国家的建构   回家   离家   妇女解放  
描述: ”、妇女解放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缺乏将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起来的综合探求,对中国妇女解放中出现的“回家”、“离家”与
一封书信与妻辞别——国不存,家何在?
作者: 陈宏伟   陈洪佳   来源: 铁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万金   先进者   妇女解放   女英雄   战火硝烟   与妻书   动动   立定脚跟   妇女组织   个人前途  
描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动动手指就能发条微信的今天,人们已很难想象,那一封封穿越战火硝烟的家书何其珍贵。这是一封与妻辞别书。1936年,胡孟晋从池州师范毕业回到舒城,在当地办学。不断接触进步思想的他,开始把事业的重心转移到抗日救亡运动上,并于1938年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新四军。妻子张惠也积极支持胡孟晋的选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