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父权文化与女性形象及当代女性解放
作者: 王丹   来源: 辽东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的解放   妇女解放   父权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人类进入私有制后,在传统的父权文化的统治下,女性的形象受到丑化和弱化。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女性得到了巨大的解放。可以说,没有妇女的解放就没有全人类的解放,妇女问题的解决和妇女解放程度的提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更高标志。
论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程秀美   来源: 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丁玲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結合丁玲的創作實踐,著重分析了她所塑造的處於不同歷史時期的女性形象及其典型意義,展現了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軌跡,表現了婦女解放運動的艱巨性和複雜性,說明婦女解放不僅要有婦女自我意識的覺醒,更要鏟除封建思想,封建禮教,同時還必須把它與民族的解放、全人類的解放連在一起。
论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特点
作者: 杨慧   来源: 社会主义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毛泽东   思想   特点  
描述: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实践性,即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际相结合;二是革命性,即主张妇女运动与社会革命相融汇;三是主体性,即以妇女的立场审视妇女问题,重视妇女的特殊权益;而时代性则显示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顺应时代需求、追随时代前进的鲜明特征。
“五四”运动前后社会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关威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者   妇女解放   五四时期  
描述: “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解放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社会主义者先是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提出妇女解放的一般主张,对于婚姻家庭改革、妇女经济地位平等等方面发表了意见,继而在“五四
试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沈波濒   刘荣华   来源: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压迫   妇女解放   向警予   阶级压迫  
描述: 向警予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驱。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揭示了妇女受的压迫是一种综合性压迫,其根源在于私有制和男权制;她主张妇女解放必须同国民运动相结合;她呼吁妇女加强团结,主张建立妇女组织和统一战线;并且强调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是妇女解放的必要条件。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对中国妇女解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辛亥革命与妇女解放
作者: 蒋寒松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与救亡图存   辛亥革命  
描述: 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发展时期,但随着革命的失败,妇女运动也由高涨到消滞,一是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有关,二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与历史的主题——救亡图存
70年代联邦德国女性文学管窥
作者: 李昌珂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70年代,联邦德国文学出现阵容强大的女性文学写作潮流。女性作家们用文字作载体,建构自己的女性话语空间,追求妇女自由、平等和解放的理想,表达的方式五色缤纷不拘一格,对认识和了解联邦德国文学的发展轨迹很有意义。
形象与命运:辛亥革命时期的女子军研究
作者: 李瑾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子军   辛亥革命  
描述: 辛亥革命时期的女子军是近代妇女运动的新生事物,一般是指编入作战序列的女子军队、近于军队编制的女子军事预备团体以及明确以军事教育为目的的女子学校。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的观念和实践趋于激进化,导致革命
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与妇女解放之路的探索
作者: 张瑛   来源: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的解放   妇女解放   丁玲   女性形象   历史任务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是最同情妇女、关注妇女命运的革命女作家,是在妇女解放之路上走得最远也最伟大的战士。在她的重要作品中塑造了莎菲、陆萍、贞贞等一系列自我意识觉醒的新女性形象,从个性解放到大众革命,积极探索妇女解放之路,为中国妇女从女性到人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娜拉现象”与《雷雨》
作者: 张兰生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娜拉   繁漪   娜拉现象   现代话剧  
描述: “五四”运动初期,易卜生及其剧作《玩偶之家》以及作品中主人公娜拉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大批“娜拉”式的具有全新的价值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现代新女性形象涌现出来。在中国,创作思想上与易卜生相通并在创作上得到易卜生创作真髓的是曹禺。《雷雨》是曹禺写得最好最成功的剧作之一。《雷雨》与《玩偶之家》从创作思想、作品中矛盾冲突到思想内容、人物形象都有相通之处又各具艺术魅力。两部剧作都各自着力塑造了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繁漪是个失败的娜拉。《雷雨》是话剧这一西方艺术形式本土化的一个典范。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