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解放】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
-
作者:
李小江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妇女研究
-
描述:
无论从妇女解放运动还是从妇女生活和妇女研究角度,近50年均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49年至1976年的女性的“社会性解放”时期和从1977年至今的“女性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觉醒时期。经过近20多年
-
浅谈近代中国妇女婚姻观念变化的原因
-
作者:
黄羽新
来源: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化原因
婚姻观念
近代
妇女解放
-
描述:
鸦片战争以后 ,由于近代新因素的出现 ,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启蒙、近代妇女运动的推动和进步政权的提倡三股力量作用下 ,妇女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由原来的“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转为追求恋爱自主 ,婚姻自由。
-
女性角色演变与中国妇女解放--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透视
-
作者:
刘光宇
冬玲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文化透视
女性角色
女性文学
-
描述:
文学的文化批评带有根本的性质和意义 ,妇女解放是一场本质上的文化变革 ,将女性角色演变、妇女解放和文化演进结成历史链条 ,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进行文化透视 ,不仅贴近研究对象主体 ,又避免一般文化批评的静止和空泛
-
女性角色演变与中国妇女解放: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透视
-
作者:
刘光宇
冬玲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文化透视
女性角色
女性文学
-
描述:
文学的文化批评带有根本的性质和意义,妇女解放是一场本质上的文化变革,将女性角色演变、妇女解放和文化演进结成历史链条,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进行文化透视,不仅贴近研究对象主体,又避免一般文化批评的静止和空泛.
-
论艾丽斯·沃克笔下女主人公形象的演变
-
作者:
刘英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性价值
黑人女性
艾丽斯·沃克
女性主义
-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先后刻画了 30多位黑人女性形象 ,充分显示了她对黑人妇女命运的关注。从小说角度对艾丽斯·沃克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的转变进行梳理 ,其“女性主义”思想与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轨迹清晰可见 ,并可看出作者对女性主义文学所做出的贡献。
-
加强妇女理论研究推动妇女发展彭珮云在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
作者:
彭珮云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理论研究
妇女运动
中国
妇女发展
-
描述:
加强妇女理论研究推动妇女发展彭珮云在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
略论陈衡哲的妇女观
-
作者:
盛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为人”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女性自我
女子教育
陈衡哲
妇女观
-
描述:
略论陈衡哲的妇女观
-
永恒的画卷:福建妇女运动世纪回眸
-
作者:
高若亭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参政
画卷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妇女运动
世纪回眸
孙中山
革命党人
临时参议院
中国同盟会
-
描述:
一个世纪,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然而,瞬间却能书写永恒。 一个世纪,在八闽这片广袤的热土上,绘出了一幅梦幻与理想交织、悲壮与辉煌同在的女性奋斗画卷。那么,就让我们展开这幅画卷,去追寻永恒吧。
-
试述妇女参政的条件、素质与机制
-
作者:
蔡立
郭晓霞
来源:
特区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参政妇女
选拔标准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国家与社会
文化素质
政治素质
时代观
参政议政
道德素质
-
描述:
了它对于促进妇女解放、维护妇女权益的特殊意义。为此,有必要从社会的角度与妇女的自身状况对妇女参政的条件进行分析,以推动我国妇女解放事业的长足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一、妇女参政的社会条件1政治条件。这种条件
-
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
作者:
孙春兰
来源: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事业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妇女合法权益
妇女就业
欢迎仪式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
描述:
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发表讲话,向全世界阐明了社会主义中国在妇女问题上的一系列文明进步的重要观点和主张,并明确宣布:“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党和政府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识上的一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