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民族妇权主义思想
作者: 王晋平   来源: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黑人妇女   妇女解放   民族女权主义   托妮·   莫里森   女性形象   小说   价值观  
描述: 作为一名具有强烈民族的少数民族文化女权主义者,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中探索了黑人妇妇解放的问题。她主张黑人妇女要挣脱主流文化审美观与价值观的桎梏,弘扬黑人妇女的传统美德,建构黑人妇女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在不脱离黑人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妇女的解放。
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妇女运动的理念之转型
作者: 张建设   来源: 社会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社会发展   解放政治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政治理念   吉登斯   生活政治   人的发展  
描述: 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妇女运动的理念之转型
试论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和妇女解放的关系——兼论妇联和国家的关系
作者: 李静之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体利益   细心   妇女解放   妇联   现实利益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合力   党的领导   活动空间  
描述: 本文探讨了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同妇女解放的关系,认为这实质上是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问题,也是总体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在党领导下,围绕着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妇女工作,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基本特色
通过婚姻的治理——1930年—1950年革命时期的婚姻和妇女解放法令中的策略与身体
作者: 朱晓东   来源: 北大法律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时期   离婚条件   新婚姻法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婚姻家庭   身体   婚姻条例   婚姻制度   话语策略  
描述: 由有权的社会成员向无权的社会成员授予价值,只不过是使后者物化的又一具体例子。——凯瑟琳·卡利兹:"欲望、危险、身体——中国明未女德故事"
建国前夕中国妇女干部的风采
作者: 乌尼日   来源: 广西党史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蔡畅   妇女解放   妇女联合会   建国前夕   城市妇女   中国妇女   劳动妇女   妇女代表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建国前夕中国妇女干部的风采
掩护周恩来留港养病的假夫人
作者: 朱千秋   来源: 源流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恶性疟疾   邓颖超   广州   妇女解放   南昌起义   中国妇女运动   广东省委   无产阶级革命家   周总理   周恩来  
描述: 邓颖超对周恩来说:"要好好谢谢她。"邓小平亲笔题字的、真实全面地记述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先驱邓颖超革命战斗和无私奉献的一生的《邓颖超传》里,"二十五是生离,还是死别?"一章记载着南昌起义部队占领了汕头,无力防守,不得不放弃。周恩来这时得了恶性疟疾,发高烧到摄氏40度。守在身边的
唱出我心中最美的颂歌
作者: 曲红霞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权工作   女职工   妇女解放   妇联   妇女运动   立足本职   海阳市   妇女干部   下岗女工   妇女工作  
描述: 唱出我心中最美的颂歌
为女大学生插上理性的翅膀──评《女性学》
作者: 曲雯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制度   女性个体   社会性别意识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运动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学   女性问题   女性生存   女大学生  
描述: 作者对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由啜大鹏教授主编的《女性学》进行了评介,认为该书的特点是以女大学生的实践需要为着眼点、以系统的女性理论指导女大学生实践、注重女性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的结合。它不仅是一本女性学学科本科生公共课教材,也是一本深入浅出的适合广大妇女干部、教师阅读的女性学理论读物。
妇女解放的漫漫征途——张洁的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 翟传增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女性追求者   妇女解放   张洁作品   男女平等   中年知识女性   女性文学   祖母绿   性别意识   《方舟》  
描述: 妇女解放的漫漫征途——张洁的女性文学创作
论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上)
作者: 陈瑶   来源: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王安忆   女性主义文学   新时期文学   中国女性文学   五四时期   女性悲剧命运   真正意义  
描述: 女性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中的一股影响颇大的思潮。与女性主义文学不同,只有具备“女性作者”和“女性意识”的特点,方能列入女性文学的范畴。新时期女性文学是对五四时期女性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具有启蒙和拓荒的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开端,她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