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56 条
-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作者:
杨建生
来源:
党史文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瞿秋白
妇女解放
妇女观
-
描述:
瞿秋白早期妇女观有明显的改良主义色彩,但很快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他关心妇女问题,猛烈抨击“三从四德”,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出妇女解放的真正出路在于推翻剥削制度,强调妇女权利,重视妇女运动。
-
浅析瞿秋白与张太雷的妇女观
-
作者:
黄明彦
来源: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瞿秋白
张太雷
妇女观
-
描述:
作为中共最早派往苏俄的特派记者与使者,瞿秋白与张太雷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也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纳入了中国革命理论框架,并以此来分析研究中国妇女问题,对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中国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及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等问题,形成各自的妇女观理论,同时身体力行地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了大量实践工作。
-
浅谈《威尼斯商人》
-
作者:
韩爽
来源:
群文天地(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涛
诗歌
唐代
妇女观
-
描述: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诗歌气质都彰显了女性在男权世界中争取话语权和张扬女性意识的独立精神,而她生活的唐代社会极具开放性,使得妇女观在唐代初放光彩,探讨薛涛的诗歌和唐代妇女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薛涛在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唐代妇女观在中国妇女史上的特殊影响。
-
简论薛涛的诗歌与唐代妇女观
-
作者:
韩爽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涛
诗歌
唐代
妇女观
-
描述: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诗歌气质都彰显了女性在男权世界中争取话语权和张扬女性意识的独立精神,而她生活的唐代社会极具开放性,使得妇女观在唐代初放光彩,探讨薛涛的诗歌和唐代妇女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薛涛在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唐代妇女观在中国妇女史上的特殊影响。
-
简论薛涛的的诗歌与唐代妇女现
-
作者:
韩爽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涛
诗歌
唐代
妇女观
-
描述: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诗歌气质都彰显了女性在男权世界中争取话语权和张扬女性意识的独立精神,而她生活的唐代社会极具开放性,使得妇女观在唐代初放光彩,探讨薛涛的诗歌和唐代妇女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薛涛在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唐代妇女观在中国妇女史上的特殊影响.
-
论邓颖超的妇女观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
作者:
刁荣荣
来源:
西华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邓颖超
现实指导意义
妇女观
-
描述: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习近平在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会议上特别强调: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发挥广大妇女的伟大作用。男女平等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邓颖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从她降临那一刻起,便丧失了父爱,幼年时期,跟随母亲四处漂泊,颠沛流离,艰难求生,她深刻地体会到了封建社会对妇女压迫的残酷性。因此,进入革命队伍后,邓颖超一直从事与妇女运动相关的工作,并终其一生奋斗在这条战线上,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妇女解放思想。邓颖超的妇女观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
-
论毛泽东的妇女观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
作者:
王永平
来源:
西华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
妇女观
-
描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此写入党代会报告。妇女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中国妇女起着举足轻重的半边天作用。毛泽东非常重视妇女的解放与妇女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毛泽东的妇女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回答和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求得妇女独立和解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毛泽东妇女观的指引下,中国妇女的政治、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进程研究(1921--1949)
-
作者:
赵小波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妇女观
-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做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是指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妇女问题的实践过程;第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还指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解决中国妇女问题进程中形成的新理论和新经验。因此,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了具体实践又包括了在实践基础上
-
王韬对於女性的观看及妇女观
-
作者:
林慧君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中国妇女群像
妇女观
民本思想
王韬
-
描述:
十九世纪中叶後的中国,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思想层面,都有许多质和量的变动,而中国近代妇女运动也是在此时期逐渐展开。然而关於女性权利和自主的各项提倡,多半是在变法最剧的维新时期(十九世纪最後十年到二十世纪初期)始见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宣导。开港到维新这段时间,有许多传统价价值到变法提出前夕的转换,更能看出这段期间知识分子们深层的心路历程。关於这时期的女性思想、两性观的部分,以往的讨论略显单薄。而此时期改革提倡的一个代表:王韬(1828-1897),可以被视为研究的一个切入点。王韬的生命经历渡过整个十九世
-
林纾的妇女观研究
-
作者:
谢小丹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译小说
林纾
妇女观
-
描述: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林纾,在翻译创作过程中面对中西文化的异质,经受了来自西方不同价值观的洗礼,形成了中西杂糅的妇女观。笔者以林纾翻译的文化基础为起点,分析林纾在文学翻译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妇女思想脉络,兼论林纾自撰小说,挖掘林纾看似矛盾的妇女观背后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晚清思想启蒙和妇女运动的背景下,林纾在推进“兴女学”、“不缠足”运动的同时,宣扬蕴涵男女平等观念的妇女思想;并且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过程中整合中西妇女观念,运用“救国保种”的妇女解放思想和“传统伦理道德”对西方妇女思想进行林纾式的“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