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探寻托尔斯泰妇女观的转变历程
作者: 李吉   刘玮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变历程   托尔斯泰   妇女观  
描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三篇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代表了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本文试图依据托尔斯泰作品的创作顺序,分析作品中女主人公娜塔莎、安娜、玛斯洛娃等的女性形象探寻托尔斯泰妇女观的转变历程。
女性意识的觉醒——谈《去吧,摩西》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丽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妇女观   抗争   追寻  
描述: 关于福克纳的妇女观问题,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焦点。本文则通过对福克纳的名篇《去吧,摩西》中女性人物的分析后认为:福克纳不是一个“厌女主义者”,而是一位同情妇女,尊重妇女,关心妇女问题的人道主义作家。
《水浒传》的妇女观及其表现
作者: 唐月琴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妇女观   心理行为  
描述: 从女性形象的刻画、性格的塑造、结局的安排上来看,《水浒传》的作者在心理上是鄙视女性的,《水浒传》中描写了大量仇视女性的行为,这种鄙视、丑化甚至仇视女性的态度是偏激和失之偏颇的。
《水浒传》对女性生命的漠视及原因分析
作者: 王丽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落后   漠视   妇女观  
描述: 《水浒传》中塑造了不少引人诸多争议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有着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同时也是反映作者妇女观的重要资料。《水浒传》塑造的英雄女性形象、祸水女人形象既是美的又是丑的,通过思考品评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和探究其人物塑造原因,我们发现《水浒传》的妇女观是如此的腐朽、落后。
浅析杜甫诗歌中的老妇形象:以《石壕吏》和《又呈吴郎》为例
作者: 朱玲玲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甫诗歌   老妇形象   妇女观  
描述: 杜甫诗歌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不乏身份高贵的贵族妇女、技艺超群的歌舞伎、高洁多情的大家闺秀形象.但是有一类形象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饱受战乱之苦的老妇形象.她们是那个特殊时代底层劳动劳动妇女的缩影.本文对这一类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不仅反映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创伤,而且反映出了杜甫积极进步的妇女观.
《圣经?旧约》中妇女观的再解读
作者: 刘俊菲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经·旧约》   再解读   妇女观  
描述: 在对《圣经·旧约》的传统阐释中,主要有两种妇女观,一种是认为妇女是人类灾难的始作俑者,是原罪的象征。另一种传统妇女观是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女人从属于男人。本文通过对《圣经·旧约》中的文本细读,从而表明了传统阐释是带有父权制色彩的阐释,这些观点并不是《圣经·旧约》中本身的观点。通过重新阐释《圣经·旧约》的女性形象,从而对《圣经·旧约》中妇女观的传统阐释提出进一步的质疑,也表明了《圣经·旧约》并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
从《瞬息京华》的女性形象看林语堂的妇女观
作者: 王小玲   来源: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瞬息京华》   林语堂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描述: 长篇小说《瞬息京华》中的女性形象将近50个,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女性世界。按她们所受的主要的文化影响,可以大致将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道家文化熏陶下成长的道家女儿,一类是深受儒家传统礼教浸泡的儒家女性。林语堂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他的妇女观和对理想女性的思考。
鲁迅妇女观新探
作者: 徐红娟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鲁迅   妇女观   女性形象  
描述: 鲁迅在社会急遽动荡的时期,以他犀利的笔触,对国人的命运作了深刻的思考。而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妇女,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深切的同情。本文以新的视角,从婚恋自主、经济独立和参与社会斗争等几个方面,结合鲁迅本人的生活,对鲁迅的妇女观作——探讨。
从《离婚》中“爱姑”形象分析鲁迅的妇女观
作者: 张敏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妇女观   爱姑  
描述: 鲁迅的小说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离婚》这个小说出发分析鲁迅的妇女观,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首先,对女主人公爱姑的形象和特点分析,其次从《离婚》叙事者姿态看鲁迅对爱姑的态度,最后,分析鲁迅塑造爱姑的意义和缺憾。
评析蒲松龄笔下悍妻妒妇题材文学的社会意义
作者: 罗文革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蒲松龄   悍妻妒妇   妇女观   婚姻观  
描述: 蒲松龄作品中的悍妒妇女,面目有别、性情各异,是文学史上一种"另类"的女性形象。悍妻妒妇题材的创作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蒲松龄的"知己之爱"的爱情观进行了验证。她们在婚姻家庭体制内对家庭地位、爱情独占性的追求,体现了悍妇们的自发抗争精神,展示了当时社会妇女朦胧的女权意识。蒲松龄捕捉到了这一反常的社会现象,并加以文学刻画。
< 1 2 3 4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