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探微
作者: 张蔚   常亮   来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英国文学   20世纪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首先介绍了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划分的3个阶段,并据此介绍每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及其文学文本研究。本书共分为4章,每一章都考察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概述,文本个案研究运用的文学批评方法把女性主义同精神分析、伦理学、文化研究、酷儿理论、新历史主义等批评方法相结合,基本涵盖了学界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比较清晰地展示出后现代视野中对文学文本进行多重阐释的可能。
现代主义与“战后女性诗”的展开
作者:     水田宗子   来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诗歌研究   妇女文学   日本   现代  
描述: 此书收录的论稿是对现代女性诗进行的探讨,不仅是女性文学研究中的又一部,而且通过对女性现代诗的研究,尝试去探究女性在现代社会、现代性规划中的文化困境;同时试图去透视女性书写所揭示的现代性话语自身的尴尬与悖谬。没有自明的妇女解放之路,有的是在辗转反侧间的挣扎与寻求别样逻辑的印痕。也许女性的出路不是归来,而是引领他行。
清及民国长三角地区文化家族中之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断续红   来源: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长三角洲   民国   清代   妇女文学   长江三角洲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稿着眼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互动及影响,对清及近代长三角地区的女性文学进行分析,探寻这一地区文化发展的人文轨迹,以期让积淀深厚的江南传统走向现代,为当下长三角都市群的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文化参考。本稿188页,计25万字,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对上海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学习价值。
闽籍学者文丛 书写之辨
作者: 林丹娅   来源: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中国   文学研究   性别差异   研究  
描述: 本书主要收录了林丹娅在不同研究阶段切合时代问题的,关注女性与文学书写问题,兼具学术研究性与思想性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在展现其学术思想发展踪迹的同时,凸显其一以贯之的“一家之言”。本书主题是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作者视角独特,思维敏捷,观点鲜明而犀利,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展现出闽派文论批评的风采。
彝族女性文学阐述和分析
作者: 俄尼·牧莎斯加   来源: 凉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祖灵   二字   妇女地位   妇女文学   妇女形象   出点   女诗人   诗述   诗歌理论   彝语  
描述: 我一直认为,彝族的妇女地位要比其他民族的高,在没有进行妇女运动之前。这个,所有彝族人都应该清楚:只要是舅舅那方的人,我们是把他(她)尊敬得犹如尊敬“灵竹”一样地尊敬,天底下正是“灵竹”为大。而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正所谓谚语里说的一样:“天上雷公大,地上舅母大”。而灵竹是什么呢?彝族有个规矩,就是:“父欠儿的债,结婚和安家;儿欠父的债,老死之时超度。
对新世纪女性文学批评的思考
作者: 张隆海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男作家   妇女文学   女权运动   叙事文本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叙述方式   女性主体性   现代文学理论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中以欧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发端,其产生背景主要有两点:一是解放的新文化促进了女权运动的再次高涨,鼓舞了女性离经叛道的倾向,而女权运动的存在是女性文学、批评发展的基本前提,并且女权运动又几乎是从对文学的习读开始的。世界性妇女文学的勃兴,为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现代文学理论本身的危机,也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运而生。新批评的衰落,结构主义向解构批评
浅析《黄色糊墙纸》中女性的压抑与拯救
作者: 张文洁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   妇女文学   “经典”   吉尔曼   女权主义者   十九世纪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  
描述: 夏洛特·伯金斯·吉尔曼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著名的、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著名的女权主义领袖菇利·查普受·凯特把她列为美国十二个最伟大的女性之首。而她的作品中有主要影响的是《黄色糊场纸》,“在她所写的小说中,唯有这篇最有份量,直截了当,既富于想象,又充满真实”,该作品已成为妇女文学中一个小小的“经典”,一直以来被视为美国早期女性文学的一部力作。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