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48 条
-
论阿金形象系统(鲁迅笔下的别一类妇女形象)
-
作者:
夏明钊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作人
三十年
祥林嫂
妇女形象
发展道路
形象系统
女性形象
作家创作
鲁迅创作
历史小说
-
描述:
“愿阿全也不能算是中国女性的标本。”——鲁迅提起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人们印象最深的怕要算是祥林嫂,其次如子君、爱姑、杨二嫂、华大妈等。而阿金这个女性形象似乎不被读者和评论家所注目,然而在鲁迅创作中它并不是独立的,它有着一个明显的完整的形象系统。了解这个系统,不仅有助于了解作家创作的其他形象或形象系统,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作家本人的思想和生活发展道路的某些方面。笔者不揣浅陋,援笔试作此文,非敢有填补空白的奢望,倒确有为引玉而抛砖的思想。
-
西方妇女文学形象
-
作者:
王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文学形象
妇女文学
妇女形象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主义
新女性
女性形象
传统文学
西方妇女
-
描述:
一女性形象从走进作品的一刻起,就带有神秘的魅力,人们很难想象一部完全没有女角的作品。而西方妇女文学在其崭露头角之日,便将注意力高度凝聚于女性文学形象的塑造,描写处于不同时代妇女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已成为贯串几代妇女文学的一条重要脉胳。西方妇女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中期,至今已经历了三代的变更。英国的简·奥斯丁曾被推崇为在其作品中“第一次暗示了一种妇女意识的存在”。其后法国的乔治桑、英国的勃朗特姊妹的创作都被后人尊称为探讨女性的社会人生的佳作。美国的伊迪丝·华
-
“妇女形象”批评
-
作者:
特丽尔·莫伊
张来民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妇女形象
新文学
妇女文学
西方文学批评
西方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是西方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随着女权政治运动的日益高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批评方式。这是一种以女性为主体的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文学批评。它试图抛弃男人的“眼镜”,用妇女自己的眼光去重新审视整个文学史,并努力创造妇女自己的新文学.长期以来,由于妇女在社会中受到岐视,相应地女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一直很低。正统文学批评完全以男性的批评标准和审美理想去衡量女作家的创造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抹煞了妇女文学的独特性。毫无疑问,女权主义批评的产生是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的一大转
-
试论旧约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
作者:
周辉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伯拉罕
象征
以斯帖记
妇女形象
《旧约》
《列王纪》
女性形象
约文
传统宗教
希伯来人
-
描述:
《旧约》是一部人们早已熟稔的宗教经典,它的文学价值,也已有定论。然而,关于《旧约》的妇女形象及其意义,人们的认识似乎还有待于深入。在《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了众生之母──夏娃。此后,旧约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就频频出现,如传说中的撒拉、罗得的妻子、利百加、拉结、罗得的妻子(《创世纪》),摩西史诗中法老的女儿、米利暗(出埃及记》),史传文学中的喇合(《约书亚记》),隐多珥女巫、米甲、亚比该(《撒母耳记》),示巴女王、耶洗别(《列王纪》),小说中的路得(《路得记》)和以斯帖(《以斯帖记》)等等,这众多的女性形象,性情
-
试论石君宝笔下的三位妇女形象
-
作者:
王桂清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亚仙
郑元和
妇女形象
斗争精神
石君宝
《李娃传》
曲江池
女性形象
秋胡变文
三部剧
-
描述:
石君宝,元代杂剧作家,生平事迹已无可考.目前公认有十种杂剧为他所作,但只保存下三种,即:《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尽管石君宝的生平事迹无所考证,给我们了解他的思想和世界观带来很大困难,但从现存的三部剧的思想内容以及反映社会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看,石君宝是个富有时代使命感的作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部剧描写的主人公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三位妇女形象.她们美丽、善良,追求爱情幸福;作者写了她们的痛苦遭遇和坚强的斗争精神.这些人物的塑造,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元代真实的社会生活,从中也窥见作
-
潘虹:又一个“苦角儿”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悲剧形象
封建社会
个人魅力
妇女形象
《杜十娘》
悲剧人生
人到中年
女性形象
电视剧
-
描述:
从《杜十娘》、《人到中年》到《井》、《末代皇后》,潘虹塑造的悲剧形象早已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但痴心不改的潘虹在30集电视剧《千秋家国梦》中再饰苦命女人。“与我以往所塑造的悲剧型的知识妇女形象不同的是,《千秋家国梦》中的黄兰更趋于平民一点,她完全凭着自己朴素的生活信念——我要活命,在封建社会的最底层爬行,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育成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苦命女人。” 潘虹非常偏爱黄兰这个角色,像以往一样,她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深有体会:“我认为她是剧中最为完整的女性形象。集封建礼教、学识、个人魅力于一身,是一个极不平凡
-
《聊斋志异》女性的心灵美
-
作者:
孙一珍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文学作品
作者
妇女形象
聊斋志异
女子
蒲松龄
心灵美
伦理观念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家务料理“变成一种私人的事务,妻子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在中国又加上“夫为妻纲”、“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观念的羁绊,女子更是处于苦井的最底层。
-
古希腊理想的妇女与现实的妇女:谈谈古希腊的审美观、妇女观及其演变过程
-
作者:
苏艾平
来源:
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巴达
民主政治
亚里士多德
妇女形象
希腊艺术
审美意识
雅典娜
妇女观
女性形象
希腊人
-
描述:
古希腊理想的妇女与现实的妇女:谈谈古希腊的审美观、妇女观及其演变过程
-
在西方文学影响下中国女性文学的崛起和衍进
-
作者:
王挺
来源:
绍兴师专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神话
女性意识
妇女形象
中国女性文学
妇女作家
各民族
父系
专制文化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她们从历史深处走来各民族文明史的开端,大多发生在父系文化已经成为专制文化的时代,于是,整个文学源头就在父系文化的控制下开始了江河之行。女性作为“第二性”和“多余的肋骨”在历史上一直是套着沉重的枷锁处于劣等地位的。当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潘多拉打开禁盒,释放了各种罪恶贻害人类时,“妇女是人类罪恶之源”观点,就成了西方神话和宗教中妇女形象最古老最鲜明的特征,而且具有异乎寻常的渗透性和弥漫性,维持了几千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新视角下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形象的再思考
-
作者:
程春萍
来源:
东疆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视角
中国古代
妇女形象
赵五娘
类形象
杜丽娘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新视角下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形象的再思考
<
1
2
3
...
10
11
12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