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湜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汉墓葬   审美意趣   妇女形象   唐代   人物画   题材   中国画   女性形象   仕女画   绘画创作  
描述: 女性,作为绘画的表现对象,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帛画上,就已有体态动人的妇女形象,至今,女性仍作为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被生动地表现着。 女性形象的创作在中国画中被称作"仕女画"。早期的绘画,题材分科没有细目化,女性形象揉杂于人物画的创作中。随着画作中女性形象日益成为主要的表现
简析樋口一叶小说中的已婚妇女形象
作者: 刘紫英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治时代   已婚   生存境况   妇女形象   女性人物形象   丈夫   肺结核   女性形象   小说   婚姻生活  
描述: 樋口一叶(1872-1896)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女作家。1889年父亲经商失败后生病去世,17岁的一叶便担负起照顾母亲和妹妹的生活重担。为生活所迫,一叶决定以写作安身立命。因过度劳累及贫病交加,24岁时患肺结核去世。在短暂的人生岁月里,她饱尝人世的辛酸,时常要靠典当衣物和借贷来维持生活。她直面社会现实,密切关注日本明治女性的生存境况,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以《浊流》、《自焚》、《十三夜》、《里紫》四篇小说为中心,着重分析小说中的已婚妇女形象。
试析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凡平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上人   女主角   元杂剧   妇女形象   浪漫爱情   价值观念   心理需求   女性形象   女性群像   剧作家  
描述: 试析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文\凡平现存于《元曲选》和《元曲选外编》的167出元杂剧中的女性群像,很值得细细品味。笔者根据自己对其中妇女形象的初步研究认为与其说这些杂剧是当时女性的真实写照,倒不如说是这些杂剧中的女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及人民的愿望。综观元...
论哈萨克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毕桪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诗   母系氏族社会   英雄叙事   哈萨克民族   现代哈萨克语   妇女形象   萨满信仰   女性形象   民间文学   传说  
描述: 哈萨克民间文学在漫长的历史世纪里积累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她们虽然神彩各异,其事迹和经历也千差万别,却都带着各自的时代印记。人们从这些女性形象的身上可以窥见啥萨克妇女在历史上的命运和遭遇。
试论肖红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文立祥   于耀生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形象   中国妇女   鲁迅   劳动妇女   中国现代文学史   肖红小说   女性形象   马克思恩格斯   女性文学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行这样一种现象——几乎所有的女作家,尽管她们的出身、经历、教养、创作历程不尽相同,但都专注于描写妇女的屈辱和灾难、觉醒和抗争,都在通过自己笔下的女性形象来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对于这种文学现象,有人称之为“女性文学”。恩格斯指出:“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61页)事实也真是如此。妇女在过去的社会里,处处都处于不平
唐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文生   来源: 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妇   唐代诗人   女主人公   妇女形象   描写   劳动妇女   唐诗   女性形象   歌舞伎   贵族妇女  
描述: 唐代的妇女诗作品众多,题材丰富。有的反映离愁别苦、思念征人;有的表达对婚姻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有的揭露上层集团的骄奢淫逸、摧残女性。唐诗中的妇女形象绚丽多采,引人注目。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宫女、思妇、劳动妇女、贵族妇女和歌舞伎。它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巧夺天工,给人们以历史的借鉴和美的享受。
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 ”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嘉南   来源: 阿拉伯世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作家   三部曲   妇女形象   艺术真实   马哈福兹   纳吉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殖民主义  
描述: 纳吉布·马哈福兹这位埃及当代著名的文学家,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青少年时代曾亲身经历了1917~1944年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统治、要求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他向世界文学宝库献出的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1956~1957)细腻而逼真地描写了动荡时代各阶层人民斗争中的不同心态,把当时埃及社会生活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文艺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作者通过对1952年埃及革命前一段时间现实生活的全面洞察,高度概括和提炼,把众多人物的几代人的生活变迁浓缩在三部曲中,从生活真实升
杜十娘形象与明代个性思潮
作者: 邹壮云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妇女形象   李甲   明代   个性特征   妓女生活   杜十娘   女性形象   思潮   三言  
描述: 三言三部书,共计一百二十篇,题材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塑造了一批令人难以磨灭的妇女形象。杜十娘这个形象,相较明代以前的女性形象来说,可以说是具有开拓意义,在她的身上,集中反映出明代个性
80年代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魏红霞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欲望   80年代   女性独立意识   女性意识   妇女形象   女性人格   电影理论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描述: 80年代的中国,由于改革开放,不仅在经济上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文艺上也带来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在电影方面,影响突出的是西方女权主义电影理论。中国也出现了具有西方女性电影特点的中国女性电影。只是中国的女性电影,有着中国特色,即在女性意识上的突破。...
新时期《诗经》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作者: 王双   来源: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新时期   中国诗歌   妇女形象   人物形象塑造   诗经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研究   弃妇形象  
描述: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在全景式展现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民情风俗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然而,在以传注之学为主的传统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分析,而且因受到经学化的桎梏,使那些原本生动鲜活的形象在解读过程中遭到了扭曲和误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引领下,对《诗经》人物形象的研究日趋深入,在形象评析、人物塑造技巧探讨及形象意蕴挖掘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 1 2 3 ... 5 6 7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