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男性思维与女权意识的交融体:以哈代笔下的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李娟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男性思维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意识  
描述: 剖析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文化心态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鲜明的、自相矛盾的双重个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哈代既有传统的男性思维,又有鲜明的女权主义意识。而这既是作家本人精神冲突的表现,更是19世纪以来英国和整个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与思想上所经历的种种动荡与危机的真实反映。
论萧红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权意识
作者: 王妹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罪恶   生命价值   萧红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描述: 纵观萧红的全部作品的主角几乎都是女性,给中国现代文学画廊留下了一系列负着时代和社会最深重灾难,在“生死场”上呼喊着人生、诅咒着的“萧红式”女性,她们在“生的坚强”、“死的挣扎”中寻求到了生命的火花,寻求着人生的价值,表现出反封建和谋求女性解放的女权意识。
中学语文古诗文中女性价值观的发展和女权思想的酝酿
作者: 石瑞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价值观   女性主体建构   女权意识   女性主义   双性共建  
描述: 中学语文古诗文中所涉及到的女性形象,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大半,是女性形象的大汇编和大展示,也是对女性历史的一个概括。今天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女性又面临着许多新的社会问题,遇到了新的生存尴尬。因此,女性的成长需要榜样的牵引,寻找历史上的榜样以便支持女性为自我的价值和权力定位,是全社会都应该十分关注的课题。 女性们曾经经历了母系氏族时代的荣光与辉煌,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便是女性以天下为已任、自立自强的真实写照。但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命运,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
丁玲与萧红比较论
作者: 张丽丽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意蕴   丁玲   萧红   女性形象   小说   女权意识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与萧红是两位女权意识非常鲜明的女性作家。在对女性的书写中,显示出不同的个性特色。两位作家在创作中不约而同地坚守着女性的写作立场,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女权意识,真实地传达出中国妇女在性别歧视的社会中所承受的压迫与摧残,对占据主宰地位的男权观念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决绝的批判,从而在中国女性文学的空间中形成了艺术奇观。
论《盲刺客》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刘峻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盲刺客》   父权意识   女权意识  
描述: 《盲刺客》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十部小说,该书因构思独特,在2000年荣获了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布克奖。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对《盲刺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但由于该书结构和叙事技巧的独特性,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结构和叙事技巧上,对文中的女性意识研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对艾丽斯和劳拉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分析上,忽视了其他女性角色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结合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对《盲刺客》中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加以分析,研究她们身上存在的女性意识,揭示女性意识与女性地位,女性所受压迫
历史站在左边 她站在右边
作者: 蒋巍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弱势女性   肉体   表达方式   女权主义者   同胞   社会学意义   长篇小说   绘画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描述: 历史站在左边 她站在右边
女性解放的风 该往哪儿吹?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邮电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社会   女性体验   牺牲品   女性境遇   工业化和商品化   道德评判   心理变异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描述: 女性解放的风 该往哪儿吹?
刍议《驯悍记》中的莎士比亚对凯瑟琳娜内心的描写
作者: 孙萍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男主人公   反叛者   文学作品   女权主义   男权思想   心理描写   驯悍记   女权意识   男权主义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女权主义潮流对文学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少作家都把目标投向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写,莎士比亚作品的女性形象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驯悍记》并不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但它的问世代表着莎士比亚的
浅析《卖花女》中伊莉莎新女性思想的升华
作者: 逄勃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自爱   卖花女   萧伯纳   女性思想   接触过程   新女性形象   自我认知   金斯   女权意识   语言学教授  
描述: 在《卖花女》中,萧伯纳将伊莉莎塑造成了一个追求独立、平等、自尊自爱的新女性形象,并且在伊莉莎与息金斯等人的接触过程中,她在自我认知上也得到了升华,最终成为了一个新女性的形象。在萧伯纳的笔下,《卖花女》主人公伊莉莎从一个卑微粗俗的伦敦街头卖花女,在经过语言学教授息金斯的语言改造之后,成为了一名语言优美,举止优雅的女士,并在这个过程中伊莉莎在自我认知上也得到了升华,最终成为了一个独立、追求平等的新女性形象。实际上,在伊莉莎
解读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王建富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男性作家   作家群体   文学传统   勃朗特姐妹   罗切斯特   简·爱   奥斯汀   女性主题   女权意识  
描述: 在英国,19世纪出现了大批的女性作家群体,她们冲破了过去以男性为主导位置的英国传统文学桎梏,在这些女性作家笔下产生了许多性格鲜明、具有新时代思想意识的女性形象。她们努力反抗父权社会的压迫,渴望获得与男性平等的自由生活。19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群体的才华与努力不但成为其他国家女性作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