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权主义运动与加拿大戏剧
作者: 郭继德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政治问题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 ,女权主义运动对加拿大戏剧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 ,女剧作家开始打破男剧作家“垄断”剧坛的局面。她们的剧作突出地塑造了各类女性人物形象 ,展示了女性所面临的“求存”、婚姻破裂、男权主义思想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给女性带来的伤害 ;一些作品越来越关注政治问题 ,关注加拿大的独立、反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等问题。加拿大女剧作家队伍开始形成 ,成为一支生力军 ,对加拿大戏剧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从美国女性文学看女性主义发展
作者: 陈莲琦   韦丽霞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女性主义对西方各国的女性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女性主义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追求与男人平等的政治权;第二阶段是二战后女性主义的兴起以及20世纪后半叶美国妇女文学的发展对女性主义的影响;第三阶段是女性主义批评.
从顺从到主导:詹妮斯在兔子四部曲中的形象变化
作者: 强玲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兔子四部曲   性革命   女性家庭观念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惊人的创作速度和精巧的写作风格使得他几乎囊括了美国国内授予文学创作的所有重要奖项。 他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小说,诗歌和评论集,已被译成二十几种语言,读者群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使他声名鹊起的便是他的代表作“兔子四部曲”,包括《兔子,跑吧》(1960),《兔子归来》(1971),《兔子富了》(1981)和《兔子安息》(1990)。其中,《兔子富了》和《兔子安息》分别获得了1982年和1991年的普利策大奖。厄普代克本人也多次被提名为
论美国的第二次女权运动
作者: 冯颖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妇女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美国女权运动有着200年左右的历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世纪60年代以前,女权运动围绕选举权而与废奴运动相结合;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与禁酒运动相互渗透;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女权运动以独立的社会力量胜利获得选举权;20世纪60年代在民权运动的带动下以争取男女平等为主要目的的第二次女权运动兴起。美国的第二次女权运动也称为美国当代妇女运动,是美国妇女为获得与男性真正平等的权利而进行的再次努力,也是继第一次女权运动后对妇女地位和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再思考的产物。与第一次女权运动相比较而言,以
从简·奥斯丁到夏·勃朗特——英国小说中女性主义的声音
作者: 黄学军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夏·勃朗特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虽系同一术语 ,但在内涵上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别。女性主义文学较之女权主义运动 ,出现得更早。女性主义文学主要强调文学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去表达女性对世界和自身的独特的认识和感受 ,强调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独特的意识。就文学史而言 ,女性主义文学最早出现在 18世纪后期的英国 ,之后的两位作家 ,简·奥斯丁和夏·勃朗特对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创作目的、女性意识和婚姻价值观三个方面 ,两位女作家均存在着较大差别 ,正是这种差别 ,显示出女性主义意识在英国文学中的发展轨迹
论奇弗笔下的女性人物及其女权主义思想
作者: 康建秀   来源: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雷克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主义思想   女强人   男女不平等   贤妻良母   独立自由   女性人物   女权主义运动   男权主义  
描述: 二十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奇弗以擅长写社会风尚和讽刺小说而闻名。“变化”是奇弗刻意揭示的主题。时代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人们道德观念的改变都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二十世纪席卷全球的女权和妇女解放运动对美国社会影响很大,众多妇女纷纷走出家门,走上社会,传统的男权统治受到了挑战。这一变革改变了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贝蒂·弗里丹:“绝望的主妇”点燃当代女权运动
作者: 荒林   来源: 社会科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联合国   女性研究   妇女运动   社会革命   妇女生活   修正案   女性主义   美国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贝蒂·弗里丹:“绝望的主妇”点燃当代女权运动
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与第二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
作者: 一丁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存在主义   西方女权主义   国际妇女运动   第二次   浪潮   西蒙   女性特征   第二性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波伏娃(又有译为西蒙娜·德·波伏娃或西蒙·波娃)是现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先驱。她经过近4年的思考、总结和撰写,于1949年出版了她著述中代表作《第二性》。这本被称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是对近代女权主义运动和理论的精辟总结,被誉为西方妇女运动的"圣经"。《第二性》不仅对第二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对当代妇女运动理论产生极大影响。
妇女运动
作者: 于晓丹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政治过程   意识形态   性别主义   牺牲品   社会理想主义   妇女运动   少数民族   舒尔曼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妇女运动[美]琼·迪迪安,于晓丹要想做煎蛋卷,你需要的不仅仅是那些打碎的鸡蛋,而是“被迫”去打碎它们的某个人:每一位革命者都被认定是懂得这一点的,每一位妇女也如此──她们无论占得或不占得合众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都是一个强有力的革命阶级。这一革命“阶...
《世界妇女史》译著评介
作者: 畅引婷   来源: 世界历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麦克维   世界历史发展   世界史研究   人权意识   梅拉   妇女史   克里斯蒂娜   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在女权主义运动和学术已不再属于"西方"而成为一种世界潮流的21世纪,在性别平等意识和人权意识、环保意识一样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今,撰写一部具有普及性质的世界妇女史教科书,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美国世界史和妇女史研究学者凯瑟琳·克莱、钱德里卡·保罗、克里斯蒂娜·塞内卡尔和帕梅拉·麦克维2008年出版的《世界妇女史》~①(上、下卷),是迄今"第一套有关世界妇女史的教科书"(下卷,前言)。可以说,它是在集20世纪世界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学术研究成果之大成的基础上完成的。众多妇女史料的发现和挖掘以及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