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斯特·白兰:一位超越其时代的完美女性
作者: 沈萌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霍桑   海斯特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描述: 出生于1804年7月4日,纳桑尼尔霍桑与赫尔曼.梅尔维尔,亨利詹姆斯以及马克土温一起被列为19世纪美国最好的男性小说家。其代表作《红字》更是使得他在美国文学史上永葆盛名。该小说以17世纪清教徒统治下的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作为一个通奸者的命运起伏。霍桑通过以海斯特为代表的当时女性命运的描写,对当时女性的内心世界及命运进行了探索。通过分析海斯特白兰的行为表现以及内心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在霍桑的刻画下,她已具备了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这使得她成为了一个超出其自身时代局限的新女性。作为一个
爱伦·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唐臻娜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权主义批评   爱伦.坡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从女权主义批评视阈出发,对爱伦·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阐释与分析,总结了爱伦·坡本人的女性观,并且对作家女性观形成的原因展开探讨,为爱伦·坡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与思考,具有积极的意义。
吉尔曼的《黄色墙纸》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马钰超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压抑与异化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描述: 《黄色墙纸》是美国妇女作家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的代表作。小说以女主人公"我"的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叛。通过描写女性的生存困境,塑造了一位追求自由平等的新女性形象。本文旨在从女权主义批评视角来探讨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西方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作者: 张环宇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解读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不仅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也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之一。20世纪中叶,女权主义批评迅速地成为一种风靡于欧美批评界的重要批评理论。同时,文学批评的新局面也由此开拓。作为女性文学发展的思想资源与支撑,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关注男权社会对女性施与的"话语霸权",揭露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扭曲,抨击主流文学对女性作家的压制,进而建立"女性形象"、"女性语言"、"女性象征",在文化的层面上树立起女性传统的独特性,最终构建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形象。
曹七巧——男权神话的破坏者和出逃者
作者: 罗晓宇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异   男权中心   女权主义批评  
描述: 曹七巧是张爱玲笔下颇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的复杂性主要在于对于男权惯性书写和心理期待的颠覆,同时又兼具女性自身的弱点和局限。通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对《金锁记》进行细读,检索出曹七巧在文本中对于男权中心主义的突围和反抗,并由此反思女权主义的现状。
“女权主义批评”视阈下《饥饿游戏》系列电影文本解读
作者: 杨柳青   来源: 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英雄   饥饿游戏   女权主义批评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了猛烈批判,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看待女性的形象,并且纠正在大众印象中已经被固化刻板的女性形象。电影《饥饿游戏》中塑造的女性英雄Katniss正是站在女权主义批评立场的典型例证,冲破了主流英雄电影对女性形象的束缚,这样一个年轻的女性英雄在压迫、杀戮、麻木的暴政乱世中做出选择并掀起革命浪潮在主流商业电影里是极为少见的,这是女权主义批评的主张在电影中一次成功的呈现。
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简介
作者: 马超   来源: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视角   女性写非   女权主义批评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的重要一支,它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女性阅读、女性形象、女性写作.它要求以全新的女性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对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文化传统进行声讨和批判,并提倡一种女权主义的写作方式.它已经而且还将对我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女性文化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女权主义批评下女性动画形象的重生
作者: 李艳芳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动画创作   颠覆性阅读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话语权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是当代最具革命性的文学批评方法,它向迄今为止的全部传统的文化、文艺观、价值观和批评尺度挑战,以颠覆男性中心秩序,使女性文化升上历史的地平线。故本文借助女权主义批评方法,以女性身份介入影视动画研究话语,通过梳理国内外动画中的女性角色,将其进行系统地分类,揭示她们是如何被父权文化整合以至沉默、失落的女性形象,重新解读各类女性角色,从而摆脱父权文化在文化创作中根深蒂固的影响。 首先在第一章里,从女权主义批评的源流,到女权主义影像批评的发展,笔者追溯了影像批评中的女权主义的发展史,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分
阴差阳错造就的喜剧——白行简《李娃传》的女权主义批评
作者: 唐桃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喜剧   李娃   女权主义批评   男性气质   《李娃传》  
描述: 不同于男性作家经常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李娃身上表现了更多的女性自我意识,但其在与荥阳公子的交往过程中所体现的独立、成熟、理智、冷静、主动、掌控昭显的却是传统价值观念中的所谓"男性气质",《李娃传》的大团圆结局不仅是民间趣味的胜利,更是"男性气质"优越性的曲折表现。
女萝秋扇的悲剧:蒋防《霍小玉传》的女权主义批评
作者: 唐桃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霍小玉   理想女性   女权主义批评   空洞化   《霍小玉传》  
描述: 霍小玉是按照男权意识形态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其出身、容貌、品性、言行无不体现男性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但霍小玉形象在被男性作家“理想化”的同时其实也在被“空洞化”,作者蒋防从男性中心主义出发,在有意无意间漠视霍小玉的自主意识和生命意志,把其塑造成为甘愿为男性牺牲一切的爱情奴隶。霍小玉形象表面的理想性与深层的空洞性一体两面,或许均源于男性作家对女性群体的无知和想象。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