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196 条
-
从韩非笔下的女性形象看韩非的女性伦理观
-
作者:
关立新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观
韩非
女性
-
描述:
韩非的自利自为人性论在先秦可谓是独树一帜,从韩非塑造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来研究他的女性伦理观,可以得出结论:贵族女性固宠的斗争与手段,其实是对性占有权的反抗,对财产地位继承权的挑战,对社会整体规则
-
束缚与反抗:爱伦·坡与艾米莉·迪金森死亡诗中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琳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米莉·迪金森
死亡诗
爱伦·坡
女性
-
描述:
美国19世纪伟大诗人爱伦·坡与艾米莉·迪金森都喜欢写死亡诗,但两者笔下的女性形象迥然不同,分别反映了男权社会中的被束缚的和奋起反抗的女性。
-
欲将心事付瑶琴:曹文轩小说中女性形象古典美的建构
-
作者:
付红妹
来源: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文轩
小说
女性
古典美
-
描述:
曹文轩在创作中无疑是偏爱女性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偏爱女孩的,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这样的女性形象。曹文轩是把自已的文学追求、美学理想交付于这些充满古典诗意的女子来完成的。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作家在创作中对优美的执著;承载着作家古典主义的审美理想;折射出作家对人类当下生存境况的关注与追寻。
-
沉沉夜色 寂寂朗星:亚瑟王传奇中女性形象
-
作者:
苗勇刚
贾宇萍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瑟王传奇
中世纪
女性
-
描述:
女性,在几千年人类文化史中一直作为一个次要角色而存在。然而在以黑暗中世纪为背景的亚瑟王传奇中,滤去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骑士文学的浪漫与精彩,几位伟大的女性形象却如同夜空中的几颗朗星,展示给我们探索
-
女性的自敛:以“妇德”为尚:《三国志通俗演义》女性形象例谈
-
作者:
李会转
来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敛
《三国志通俗演义》
妇德
女性
-
描述: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多被男性们物化。当男性们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俯视女性的时候,女性们自己也往往屈从于中国封建宗法社会所特有的禁锢女子的思想意识,由它塑造,自觉不自觉地以此“妇德”标准来
-
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三部影片为例
-
作者:
李修建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和国前期
形象
认同
女性
-
描述:
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三部影片为例,探讨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在身份上经历了从妇女而战士再到党员的转变;其外在形象体现了男性化的特点;其情欲无一例外地被遮蔽,被删除;所有这些,体现出了新生的民族国家的一种自我认同。
-
永恒的困境徒劳的挣扎:浅谈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白伟
杨立琼
来源: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文学形象
女性
-
描述:
从<诗经>中的怨妇、弃妇形象开始,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就一直与哀怨、脆弱、劣势联系在一起.漫长的古代文学发展史令人讶异地看到女性的不幸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在历朝历代都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本文从诗歌、小说、戏曲三类文学体裁中分别选取文本,尝试勾勒一条中国古代文学史女性形象发展的粗浅脉络.
-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肖莉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形象
人文主义
莎士比亚戏剧
女性
-
描述:
西方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光辉的青年女性的艺术形象。这些女性无不兼具美丽的容貌、丰富的个性和非凡的智慧。她们正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在文学的长廊里散发着永不磨灭的光辉,给全世界的读者带来恒久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
-
被遮蔽的与被揭开的——以《丑行或浪漫》为例谈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郭海波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丑行或浪漫》
女性主义
男性视角
女性
-
描述:
张炜的作品《丑行或浪漫》从显性的层面是一曲对于刘蜜蜡这个女子所拥有的自由、饱满的生命活力的赞歌,但在隐性的层面却无法从他在描写女性形象时所拥有的男权意识缠绕中破茧而出。同时,作品在关于女性生存状态和家庭、婚姻等问题上又承续着现代作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使作品成为一种关于现实与理想的双重想象。
-
女性形象的创新与升华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茉莉花开》
命运
女性
《妇女生活》
-
描述:
苏童的小说和据其改编的电影一直以来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影《茉莉花开》(改编自《妇女生活》)也依旧体现着鲜明的苏童风格。本文试图从“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历史意识”及“形式的意味”三个方面来探讨该电影相对于原著的背离、契合以及某种意义上的升华。
<
1
2
3
4
5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