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95 条
-
论白先勇、苏童的女性世界
-
作者:
俞春玲
丛坤赤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命运
女性
-
描述:
白先勇和苏童都曾以女性形象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文学世界 ,有别于众多男性作家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 ,女性在他们笔下不再是空洞的能指。在对女性生存之痛的共同关注中 ,二者在女性命运舞台的设置上、人性
-
蓝色舞者的孤独飞翔——陈染小说创作中的生命“残缺”意识
-
作者:
吴宁宁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残缺
孤独
陈染
女性
-
描述:
陈染凭借个体生命的体验 ,对人类精神与情感的“残缺”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认识 ,在她的小说中 ,充满了一个个因生命“残缺”而孤独、幽闭、叛逆的女性形象。这种生命“残缺”意识与女性意识、孤独意识紧密相连
-
明初教化剧中的女性
-
作者:
熊金
来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初
教化剧
女性
-
描述:
明初教化剧盛行,其中的女性形象值得关注。明初教化剧中的女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良家妇女,另一类是风尘女子,她们在剧中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教化受众。这些女性形象传达了当时的男权意识。这种现象与明初的文化政策息息相关,又与中国文学内部的传统密不可分。
-
女性的缺失——谈亦舒小说中所谓的独立意识
-
作者:
曲师
来源: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亦舒
女性
-
描述:
以往的评论大多倾向于发现亦舒小说女性形象强烈的独立意识,本文认为,在亦舒的小说中,这种独立意识是作者强加于人物身上的,这些女性形象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独立意识,特别是把放弃爱情作为女性独立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有失偏颇的。
-
张扬个性的真实演绎——《战国策》女性人物探析
-
作者:
段幼平
来源:
湘南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国策》
男性意识
人物塑造
女性
-
描述:
《战国策》对女性人物着墨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以反面人物为主,这鲜明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男性作者的性别歧视。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通过这些女性形象,领略到战国时代进步的民主政治,感受到开放的社会风气,甚至被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真实张扬的个性深深打动。
-
张贤亮作品中的女性情结
-
作者:
王涘海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结
张贤亮
女性
-
描述:
考察张贤亮的作品,不难发现张贤亮有一个难解的情结,那就是对女性的关注和赞美,这已经成为了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一种文学现象。张贤亮把大部分篇幅献给了女性,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张贤亮之所以如此,是跟他的遭际命运息息相关的,同时他对女性的描述受到了传统文本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
获得尊重与性别无关
-
作者:
刘砚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尊重
女性
性别
-
描述:
3月8日,一个女性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整个社会对女性都不吝惜其溢美之词,各种女性人物也占据了各种报刊、杂志的多数版面和电视荧屏的黄金时段。贵刊也不免俗推出“2003中国十大女性经济人物”,不过读来却有另一番味道,觉得这些女性获得尊重是有充足理由的。
-
福克纳短篇小说《艾莉》中的女性人物研究
-
作者:
易艳萍
来源: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艾莉》
新旧南方
女性
-
描述: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艾莉》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 ,她们飘忽不定的命运、面对社会和经济变化的严酷现实所进行的呐喊、抗争抑或屈从 ,也正是美国南方的历程的缩影。《艾莉》的最大价值在于为研究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出发点。”抛开艾莉 ,任何对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的研究都是不全面的
-
跨越渡口——河东女作家张雅茜小说漫评
-
作者:
珍尔
来源:
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塑造
女性
类型
-
描述:
张雅茜是近年来河东文坛跃出的一匹黑马 ,也是一位勤奋、高产的作家。在她的大量小说里 ,常有一种“渡口情结” ,钤印着作家对女性生命意识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小说故事不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 ,多侧重
-
书写与重塑——浅谈现代女性文学中母亲形象的嬗变
-
作者:
杨爱芹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母亲
女性
-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对现代女性文学中母亲形象的线性梳理,阐述不同历史时期母亲形象的变化,认识文学形象与社会、时代等因素的关系,寻找母亲形象所折射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