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59 条
-
苔丝:女性的悲剧
-
作者:
杜艳红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认同
男权社会
苔丝
悲剧
女性
-
描述:
苔丝作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已成为数百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来阐释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1、男权文化统治下的社会使然.2、由于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女性已经认同并屈从于男性文化强加在她们身上的一切,以此来说明苔丝的悲剧是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剧.
-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梁绮颜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
女性地位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
-
描述:
现代女性主义者认为,简·奥斯丁是最早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认为是女性个人反抗的最初体现。该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四位女性:伊丽莎白.班纳特,夏绿蒂
-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性格
现代
古典
女性
-
描述: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中国古典文学长廊中两个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一直以来,红学界存在“尊黛贬钗”的现象。时代在进步,意识形态领域也是百花齐放,所以,本文旨在以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艺术形象。
-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冷眼观钗黛
-
作者:
李晓东
来源:
新课程(教研)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性格
现代
古典
女性
-
描述: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中国古典文学长廊中两个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一直以来,红学界存在"尊黛贬钗"的现象。时代在进步,意识形态领域也是百花齐放,所以,本文旨在以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艺术形象。
-
她们的历久弥香:欧美文学中的女性
-
作者:
杨静
杨帆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品
欧美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女性
-
描述:
在欧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无数位不可忽视的女性形象熠熠发光.本文通过对英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的女性作家及其以女性为代表创作的作品的简述及分析,得出结论,女性文学也已成功的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
《爱有来生》——女性主休意识的失落
-
作者:
黄今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社会
主体意识
性别身份
《爱有来生》
女性
-
描述:
《爱有来生》是一部男性视阈控制下的女性导演之作,其深层文本体现了女性在男权秩序下主体意识的丧失,反映出当下中国消费社会图景中女性导演放弃女性立场自觉认同于男权社会给予的性别身份的现象。女性导演在面对
-
速读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医院院长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癌症患者
墨尔本
澳大利亚
乳腺癌组织
女性
-
描述:
澳大利亚万人集体为乳腺癌组织筹款5月7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1万多人身着粉红服装排列出一个女性的形象,为澳大利亚乳腺癌举行网络筹款。乳腺癌一直是澳大利亚女性的头号杀手,将近四分之一的女性癌症患者患的是乳腺癌。
-
现代文明中女性个性的压抑与矛盾: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矛盾心理比较谈
-
作者:
张宜琳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施蛰存
弗洛伊德
心理小说
女性
-
描述:
本文着眼于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的心理特征,从现代文明对女性个性的压抑与矛盾的角度揭示中西迥异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心理状态,并进一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
现代文明中女性个性的压抑与矛盾: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矛盾心理比较谈
-
作者:
张宜琳
来源: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施蛰存
弗洛伊德
心理小说
女性
-
描述:
本文着眼于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的心理特征,从现代文明对女性个性的压抑与矛盾的角度揭示中西迥异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心理状态,并进一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
现代文明中女性个性的压抑与矛盾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理小说
施蛰存
弗洛伊德
女性
-
描述:
本文着眼于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的心理特征,从现代文明对女性个性的压抑与矛盾的角度揭示中西迥异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心理状态,并进一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
1
2
3
...
21
22
23
...
24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