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父权制下的边缘人——《时时刻刻》与《达洛维夫人》的互文性研究
作者: 王可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人   互文性   《时时刻刻》   《达洛维夫人》   女性  
描述: 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以弗吉尼亚·吴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为蓝图建构,塑造了三位"达洛维夫人"式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从互文性出发,从边缘人的处境、边缘人的心态和边缘人的抗争三个角度去探讨女性的精神状况与生存状态。
浅谈东北民歌--《瞧情郎》的风格特点及女主人公角色
作者: 石娃   来源: 音乐大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民歌   热情   乐观   艰辛   女性  
描述: 东北民歌作品中描写了女性角色承受着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但是她们仍保持乐观的心态以更加热情奔放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以使东北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身份、情感、文化的重构:论邵丽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张苏芹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背离   身份湮没   邵丽   女性   情感迷失  
描述: 邵丽的小说多数源于个人经验,倾注了大量的女性情感,因而作品带有明显的女性化色彩。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或者从农村走向城市之后,却湮没在城市化的迷雾里;或者在婚姻的围墙里,迷失了情感的方向;或者依仗高素质的文化修养,却行走在与生活相背离的轨道。
从权力视角看《囚鸟》中女性权力关系的演变
作者: 吕雯雯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关系   《囚鸟》   转变   女性   福柯  
描述: 冯内古特的作品带有显著的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在精心描述人类悲剧的同时,对现存的社会价值观加以质疑,系统地消解国家作用、宗教影响、科技发展等宏大叙事。本文选取其近作《囚鸟》,从福柯的权力观入手来解读小说中女性权力位置从弱变强、最终回归到弱势的演变,从而进一步理解其笔下的女性形象。
从《德伯家的苔丝》谈女性主义
作者: 钟晨   来源: 当代教研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生态女性主义   苔丝   自然   女性  
描述: 在哈代的小说中,大自然始终和人融为一体,季节的变化往往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并且在他的作品中女性与自然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自然反映着女性的心理变化,烘托出女性的形象;同时他也用妇女的悲剧传达出
“死亡与少女”——关于女性生存的思考
作者: 王昱敏   来源: 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编   权力   生存   话语权   女性  
描述: 审判。在这出戏里,女性在武器的支撑下掌握了主导权和话语权。而在戏的背后,又有多少女性忍受屈辱却终其一生无法复仇。本文由剧中的女性行动和现实中的女性现状为出发点,浅论政权下受压迫的女性,两性关系中的女性和本次舞台呈现上的女性形象,以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挖掘出本剧的新意义。
开始只是为了结束:读方方《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
作者: 贠蒙蒙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报复   封建压迫   方方   压抑   女性  
描述: 女性是自古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形象,但大多都是以男性的视角来看待女性,当中国的思想开始解放对女性的束缚减少以后,女子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开始作为一支新的力量登上了文学的舞台,她们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来描写女性,关注女性的命运,她们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
美丽的都市风景线:浅析池莉笔下的两类都市女性文化人格
作者: 郑志平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池莉   都市   人格   女性  
描述: 女作家池莉的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对女性传统文化解构的同时又进行了重新建构,塑造了一批具有高度主体意识的“都市现代女性”,确立了女性的独立人格,实现了女性个体生命价值,具有较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她笔下的都市女性就像一道美丽的都市风景线,斑斓了我们的文学舞台。
难以言说的王的女人——浅论阿来《格萨尔王》中妃的形象内涵
作者: 宋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阿来   他者   《格萨尔王》   女性  
描述: ,让我们的眼神和视线为之停留、思想和心灵为之触动的,还有那些让我们满腹感慨却欲言又止而不知从何说起的女性形象——王的女人。
论网络言情小说的“悲情”写作——以网络作家匪我思存的小说为例
作者: 陶虹飞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   匪我思存   网络言情   悲情   女性  
描述: 的渲染下,"悲情"主题凸显的同时,"悲情"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尤为成功,特别是那些由性爱分离到深陷情感围城的女性和在欲望、仇恨中不能自拔的女性身上"悲情"色彩更为浓厚。
< 1 2 3 ... 20 21 22 ...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