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3488 条
-
爱之歌——《静静的顿河》中阿克西尼亚和娜塔丽亚形象比较
-
作者:
吴志燕
郭志强
来源: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
命运
爱情
女性
-
描述:
从家庭环境、性格、爱情和命运方面比较了《静静的顿河》中阿克西尼亚和娜塔丽亚两个女性形象的异同,分析她们身上所散发的女性的魅力、完满的人性和悲剧性的结局,并以此窥视哥萨克女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命运。
-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勇士》
-
作者:
宋阳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汤亭亭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
描述: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解读了汤亭亭的《女勇士》,认为书中多个女性形象——无名女人、疯女人、母亲勇兰和我——体现了女性与自然在符号上、地位上、象征上和经验上的联系,而花木兰这一形象则体现了汤亭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自然与人类,男性与女性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平等共存的统一体。
-
闺阁之奇色,魏晋之风流:从《世说新语》看对女性美的追求
-
作者:
张钦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风流
《世说新语》
女性
-
描述:
《世说新语》一书,历来被人们解读为"名士的教科书",认为体现的都是名士们的风彩与神韵。实际上,《世说新语》中不乏对于女性形象和精神美的礼赞,彰显了其特有的艺术品味,从而印证了魏晋时期别具一格的审美风尚。
-
女性头衔称谓和社会地位
-
作者:
黄莺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头衔称谓
社会地位
女性
-
描述:
人们根深蒂固的一种传统观念,即像市长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理应由男性而不是女性担当。 从传统上看,男性和女性就工作
-
浅析张承志的女性观
-
作者:
常文进
来源:
华章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男子主义
母性
女性
-
描述:
从张承志的具体作品入手,探讨他笔下女性形象的特征及女性人物设计的思想根源,以此来剖析张承志的女性观.
-
为情而生、为情所困的女性群体——谈福克纳笔下的少女、少妇形象
-
作者:
朱宾忠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困境
爱情
女性
-
描述:
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形象虽然姿态各异,但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多情善良型、滥情堕落型、痴情独断型。但无论她们属于哪一类,都不可避免地陷入爱情的困境,遭遇被男人始乱终弃的命运。通过这类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福克纳昭示了在一个传统的男权社会里,女性由于其性别原因,总体上是弱势群体,是男权中心主义的受害者。
-
虚拟世界中的“挑战”——析木子美现象
-
作者:
袁建胜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文化
身体
女性
-
描述:
在网络中产生的木子美现象,并没有用身体挑战男权文化的主观意图,但她的行为与围绕在她周围的男权文化共同作用,她的身体所显示出的挑战意味,是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在从网络精英化时期到网络大众化时期转变的过程中,网络文化对女性形象塑造的重要特征。
-
大调曲子社会性别初步研究
-
作者:
仲立斌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曲友
大调曲子
女性
-
描述:
流行于豫南广大地区的大调曲子,蕴涵着社会性别内涵。分析民国以前、民国时期、新中国建立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大调曲子活动中女性的行为,以及不同阶段大调曲子曲目中的女性形象,我们认为女性由男权社会中
-
象征与女性——评《啊!拓荒者》中的两位女性
-
作者:
司君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啊
意象
女性
-
描述:
《啊!拓荒者》是美国女作家威拉.凯瑟的一部优秀的边疆小说。它突出反映了拓荒时代边疆移民那种艰苦但朝气蓬勃的生活。女性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小说中出现了两位性格鲜明的女性——亚历山大德拉和玛丽,她们
-
灵魂的复苏与放逐——《金瓶梅》女性形象论
-
作者:
肖扬碚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复苏
女性
异化
-
描述:
从明代商品经济对城市市民女性的影响 ,传统文化、封建的一夫多妻制等对市民女性多方面的作用 ,市民女性主体意识的复苏 ,以及传统道德沦丧之后人性的迷失等方面 ,对《金瓶梅》中西门庆妻妾们———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