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罅隙中的女性生存
作者: 纪元   来源: 学理论·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寄居者   严歌苓   女性  
描述: 作为新移民文学队伍中的一员,严歌苓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从《雌性的草地》到《少女小渔》,到后来的《扶桑》,再到《第九个寡妇》和《小姨多鹤》,严歌苓以其独特的女性
温庭筠诗词中的女性形象描写之比较
作者: 王卫波   来源: 社科纵横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诗   温庭筠   温词   女性  
描述:女性为题材 ,以妇女情事为内容的描写在身兼二任的温庭筠诗、词创作中都得到了应有的表现。作为创作主体 ,把同一客体放在两种不同的文体中进行审美观照 ,使其表现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共同特征 (二者的形象话语外壳都艳丽精美 )和相异之处 (在抒情表达上 ,诗略显豁 ,词更深隐曲折 )
处在边缘的女性——康拉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吴亚丹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帝国强权   女性  
描述: 康拉德小说中珏儿对吉姆的爱,揭示出帝国男儿的优秀品质,从而肯定了帝国意识形态。而爱伊莎虽然在争取女性主体性的道路上走了很远,但最终失败了。珏儿与爱伊莎的失败,应该是帝国意识形态的再一次胜利,但我们也能看到帝国强权松动的迹象。
解读当代女性中性化现象
作者: 李丹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中性化   女性   性别角色  
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形象已经悄然的发生改变,传统的阴柔、脆弱、被动的女性形象正在向阳刚、坚强、主动的形象转变,女性中性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从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女性中性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指出这种女性形象转变的趋势绝非一种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应客观的看待女性中性化现象。
电视影像下的女性欲望
作者: 高杨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影像   女性  
描述: 电视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上一些女性形象以及所表现的女性主题往往出现一些倾向,这就形成了女性受众在观念上的一些偏差,也造成了电视媒介表达女性的某些局限。同时电视影像中建构的女性形象
论《十八春》中女性的解放与回归
作者: 朱立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十八春   女性   解放与回归  
描述: 顾曼璐和顾曼桢是张爱玲笔下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着相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命运,只是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使她们有了不同的命运。
从“三言”看女性在婚姻中自主意识的觉醒
作者: 申前程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主意识   觉醒   三言   女性  
描述: 冯梦龙的“三言”是明代众多通俗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在这一百二十回中,相当数量的篇幅是取材于世俗社会中的爱情婚姻题材。在晚明的各种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市民的自主意识增强了,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女性追求
迷失、觉醒与抗争: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呼啸山庄》和《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 迟秀湘   牛洁珍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男权制度   迷失   女性  
描述: 本文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依据,分析艾米丽的《呼啸山庄》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的女性形象。艾米丽在小说中表达了在女权主义萌芽初期,她对独立的新型女性的呼唤及对男女平等与妇女解放的期盼
罗怀臻戏曲创作的推陈出新
作者: 叶志良   来源: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   历史剧   戏曲  
描述: 罗怀臻是当代著名戏曲作家,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他将自己的眼光锁定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之上,努力探求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和“都市化”,以哲理寓言化的方式关注历史和现实。
《诗经·国风》的花草女人
作者: 戴海敏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革   诗经   女性  
描述: 本文从<诗经·国风>里出现的花革和女性形象中归纳出两者相互间的关系,重现女性的生活场景图,试图探宛女性在诗经时代的地位变迁和生活境遇.
< 1 2 3 ... 122 123 124 ... 347 348 3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