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谷崎润一郎的恶美意识
作者: 金晶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受虐   恶美   谷崎润一郎   施虐   女性  
描述: 并不多。因此,在国内对谷崎的恶美意识的研究仍然还有余地。笔者欲围绕《刺青》、《春琴抄》、《疯癫老人日记》这三部作品,来探求谷崎的恶美意识。并且从他所描写的女性形象中,也可窥见他所具有的独特的女性观和审美意识。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从恶美这一视点出发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解开谷崎文学独特魅力的途径之一。
走向地平线:《他们眼望上苍》中女性的自我追求
作者: 李月青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追求   自我   声音   意象   女性  
描述: 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的左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她的经典力作“他们眼望上苍”描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追求并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生。在抗议文学风靡之年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作者: 曾尚慧   来源: 国立中央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出版   自傳   文學社會學   女性   傳記  
描述: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提要傳記的出版活絡於解嚴後,其數量變化及內容形式多有可探討之空間。本文將材料界定為台灣當代出版的女性傳記,架構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女性傳記的出版現象,二是女性
回忆中追释浪漫,镣铐下吟述真实
作者: 李彬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怀   审美特质   浪漫   东北沦陷区   女性  
描述: 曾经在东北沦陷时期战火铁蹄下得以保存的真情记录,曾经体现伪满洲国女性的艰辛与伤痕的文学,在人们探寻新文学的脉络的时候成为了被人遗忘的荒漠。从抗战胜利以来至今已有的研究东北文学的成果来看,多是以文体
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的贬损分析
作者: 刘兰珍   饶德江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角色   新广告观   文化成见   价值   女性  
描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妇女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的不断提升,西方广告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发生了一些改变,但蕴涵于其中的对女性社会文化角色的认知传统并未得到相应的转变,以女性
试论《花之寺》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刚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幻梦   传统   破灭   《花之寺》   解放   女性  
描述: 凌叔华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五·四”转型期中国家庭女子的思想状态和生存处境,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其他作家的人物世界,丰富了文学创作,也丰富了我们对那个时代女性的认识。那个时代女性的不幸引起我们的同情,同时也思考妇女解放问题。
试述《聊斋志异》中的女性自主意识
作者: 高芸   来源: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   贞操观念   《聊斋志异》   自主意识   女性   精神  
描述: 《聊斋志异》中的部分女性与以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 贞操方面的主观意志和能动选择上,有了突出的女性自主意识。这些女性虽有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经历,但共 同
简论《史记》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王晓红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人物   形象塑造   复杂性   女性   影响力  
描述: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或出身低微而富于远见、或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力、或富于母爱、或沦为争权夺利牺牲品的各类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四方面特征:对待女性态度的复杂性;女性形象的丰富性;女性人物描写的传奇性;女性形象塑造的抒情性.
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对《占有》的女性人物的分析
作者: 刘爱琴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占有>   镜像人物   拜厄特   女性主义   意象   女性  
描述: 拜厄特在其小说<占有>中创造性地塑造了维多利亚时代、20世纪末及神话故事三个层次中的女性人物,用镜像人物和神话意象反映女性从蒙蔽、觉醒、抗争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漫长历程,使作品极具历史文化内涵.本文采用人物分析方法对其中的部分女性加以研究,以期更好地把握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
写给基层妇联的姐妹们
作者: 李秀敏   来源: 农家女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机构   第四届   基层   大专院校   妇女   女性  
描述: 演练培训。还有机会与京、津地区一些大专院校的女性研究机构和妇女组织建立了工作联系,结识了一大批有声望的老前辈、女性专家、学者等等。回顾10年来曾经走过的路程,我思绪万千。早在世妇会
< 1 2 3 ... 10 11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