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小舞台间的性别表演 中国当代电影的女性主体困境
作者: 幸洁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舞台   性别表演   女性  
描述: 本文以《舞台姐妹》、《人.鬼.情》和《红颜》三部不同时期的女性题材影片为例,通过电影叙事中戏剧舞台和人间戏台间性别表演的视角,试图分析中国当代电影史中女性形象的沉浮变幻,以及女性再现和主体性建构的历程。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性别叙事
作者: 文丽敏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   叙事   性别   女性  
描述: 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和90年代的回落以后,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逐步走上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的道路,但影片中的性别叙事观念却没有随着时代而前进。本文试图从导演性别、女性形象和叙事原则与策略等方面,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性别叙事特征进行研究。
处在边缘的女性―康拉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云峰   来源: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帝国强权   女性  
描述: 本文透过康拉德作品中处于边缘的女性的命运,关注帝国强权的存在。珏儿对吉姆的爱,揭示出帝国男儿的优秀品质,从而肯定了帝国意识形态。而爱伊莎虽然在争取女性主体性的道路上走了很远,但最终失败了。珏儿与爱伊莎的失败,应该是帝国意识形态的再一次胜利,但我们也能看到帝国强权松动的迹象。
婉约凄清的爱情命运——论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作者: 强萍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   悲惨   女性  
描述: 女性命运一直是外国文学作品关注的话题,无论是上流社会的佼佼者,还是下流社会的劳动妇女,或者是被斥之为低级下流的妓女,她们的美与丑,善与恶都被作家刻画的淋漓尽致,甚至是作家的世界观与理想,都隐现在这些妇女的命运中。
纸玩偶与女强者——阿瑟·米勒戏剧中女性角色研究
作者: 姚小娟   孟宪宇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瑟·米勒   女强者   女性   纸玩偶  
描述: 对于阿瑟·米勒戏剧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研究,国内外主要有两种声音:一是绝大多数学者对于其早期创造的女性角色持批判态度,认为米勒是"厌恶女人"的剧作家;二是一小部分学者开始重新解读米勒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认为米勒有能力塑造坚强悲剧的女性形象.米勒本人认为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是非常复杂的,也是社会的受害者.
论《无字》中女性主体性的生成
作者: 孔倩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本文以《无字》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从女性的身体和灵魂两个层面分析作品中20世纪四代女性在自我构建、情爱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这三个方面中女性主体性的生成。
《黛西·米勒》中的欧美文化差异评析
作者: 苏威   来源: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黛西   女性  
描述: 《黛西·米勒》是亨利·詹姆斯的成名作,其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欧美女性形象.欧美两国女性文化观念不同,主要表现在等级观念、女性观念、对待欧洲文明的态度以及行为举止不同.
爱与恨的交织:解析张爱玲笔下“活在过去”的男人
作者: 纪忠璇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女性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暗含悲剧而又内涵深刻的女性形象,这些鲜活的形象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评论。她们在男权文化下被迫害凌辱,在不幸的爱情中妥协退让,在人性的欲望中压抑沉沦。张爱玲通过这些
浅析蒲宁笔下的女性艺术特色
作者: 骆巧玲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蒲宁   女性   艺术特色  
描述: 在蒲宁的小说中,处处显示着他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大师在艺术特色上的深度和广度。而他笔下的女主人公,大多是芙蓉般的婢女和牡丹一样的贵族女性。她们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柔美与坚毅。犹如遥远
浅析《安娜·卡列琳娜》女主角
作者: 王新宇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安娜   女性  
描述: 《安娜·卡列琳娜》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之一。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立足于十九世纪七年代的俄国社会,在其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安娜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女性形象。安娜是一位勇敢、执着而又具有反抗
< 1 2 3 ... 90 91 92 ... 234 235 23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