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言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生命末日的女性言说——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死亡主题
-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死亡体验
死亡艺术
女性言说
死亡寓言
生命末日
-
描述:
本文从死亡体验、死亡寓言、死亡艺术三方面描述和论证了生命末日女性言说的美学特征 ,指出了其颠覆、改写几千年男权文化既定的死亡价值、死亡言说模式的文学史意义。
-
艰难的言说——九十年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女性影像
-
作者:
胡璇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转型社会
女性意识
《恋爱中的宝贝》
女性言说
-
描述:
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女性主义现已深入到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并以女性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旨归,因此女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解放任重道远,其中女性的存在与女性的处境及女性的本真体验与女性的言说欲望一直是女性文化聚焦的主要对象和目标。本文以影片《恋爱中的宝贝》为例,从女性电影批评理论的视角,通过分析影片主题、人物形象、电影叙事等方面,并结合中国90年代以来大众电影创作中的女性表达及文本中的性别形象与性别叙事特征,透视90年代以后特殊的中国转型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对中国女性电影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解
-
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性意识
-
作者:
王丽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性意识
身体写作
女性言说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不仅呈现出了许多种写作方式,而且作品的内容也更是丰富多彩。尤其是在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中更是有不少作品把身体写作作为主要的写作类别,而且把性意识作为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女性文学的界定入手,阐释了对身体写作的多元理解,认为身体写作是对近年出现的一种特定文学形式或言说方式的概括,是女性表达自身价值与体验的一种特殊的他人不能替代的言说方式。女性性意识是一个不同于身体写作和性文学的概念,是更合适于概括当下女性文学作品中身体写作内容的一种说法,也是对当下这种言说内容的一种提升式诠释。文章通过
-
法国20世纪60-80年代的女性言说:西克苏、威蒂格和伊利加雷
-
作者:
王迪
来源:
北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国女性文学
威蒂格
伊利加雷
女性言说
阴性书写
西克苏
性别研究
-
描述:
本论文以“女性言说”为主体线索,时空定位在法国20世纪60-80年代,以三位法国现代女作家——西克苏、威蒂格、伊利加雷——的作品及她们的文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三位作家3-4部重要作品为佐证,在文学与语言学的语境里考察该时期法国女性作家的话语权、书写姿态、女性主义关怀等问题,侧重探讨这一时期法国女性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表现、特点、根源及影响。希冀通过对上述三位作家的重点考察,打开鸟瞰法国60-80年代女性文学全景的一扇窗,以凸现出这一时期法国女性文学多姿多彩且多元的局面,突出这一时期女性的个性话语
-
女性言说“他者”命运:论昆德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李娜
李艳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客体身份
昆德拉
精神现象学
自我意识
他者
黑格尔
主体性哲学
身体
女性言说
-
描述:
最早触及"他者"这个概念的哲学家是黑格尔。他在《精神现象学》中从分析主奴关系入手,指出了"他者"对于确立自我意识的重要性。黑格尔指出,"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1]"主人
-
女性言说:在循环中实现永恒?:世纪之交女性散文的时间意识研究
-
作者:
张喜田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延续
历史时间
女性散文
主流意识形态
循环时间
母亲
人到中年
女性言说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
描述:
1990年代,随着社会环境由启蒙语境转化为市场环境,女性的写作也发生了重大转变。1980年代的女性文学与主流意识同步,属于主流意识的一部分。但是,她们发现自己往往被主流意识利用和挤压,自己的性别意识不被自己所注意,也不被社会所注意。到了1990年代,女性大多退出主流意识形态,囿于女性的性别意识之中,强化了自己的性别与个性意识。她们走向性别意识的自觉,完成了由表现
-
中国话剧女导演研究
-
作者:
顾春芳
来源:
上海戏剧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性思维
现实主义
主流意识形态
人文关怀
知识分子心理构成
女性言说
阴阳刚柔
女性形象
现代精神
女性主义
新时期戏剧
悲悯意识
-
描述:
新时期之后,中国剧坛崛起的女导演群体构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从北京的陈颙、张奇虹、林荫宇、陈薪伊、曹其敬;上海的苏乐慈、雷国华,到四川的查丽芳,广东的王佳纳,还有近两年较活跃的青年导演田沁鑫。这些女导演虽然在创作观念和创作风格上呈现各自的特质,但是同作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话剧导演,在她们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导演事业的进程中,以女性的细腻敏锐的婉约风格或奔放热情的豪迈气息诠释着历史、现实和人生。女导演日益成为中国戏剧艺术不可忽视的力量,她们踌躇满志地登上戏剧艺术的圣坛,创造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意义,富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