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角色】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论莎士比亚悲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高文哲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通
莎翁戏剧
相异
女性角色
心碎
梦圆
-
描述:
女性角色是莎士比亚戏剧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堪称是莎翁戏剧中的"半边天"。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角色性格突出,形象鲜活,为情节的展开提供了很强的故事性,在形象塑造上又有互通与相异,堪称戏剧中的经典女性形象。
-
印第安人的土地情与生存哲理:路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痕迹》的生态解读
-
作者:
陶虹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女性角色
文化冲突
印第安人
土地
生态批评
-
描述:
路易丝·厄德里克是美国本土作家中最多产、最具有创作生命力的女作家之一。其独特的印第安口述叙述方式、地域传统的展现使她成为多元文化潮流中一个独特响亮的声音。她的小说《痕迹》虽然是描写印第安齐佩瓦人生活的“北达科他系列小说”中的第三部,却带领读者追溯了该系列小说所展现的土著文化和白人文化矛盾的源头。小说借印第安人纳娜普什的声音描写了《道斯法案》颁布后印第安人所承受的土地被剥夺、生存环境被破坏和传统文化丧失的多重创伤。随着现代生态批评热潮的涌现,印第安人小说中的土地观、环境危机意识和生态智慧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
-
颠覆与创造:徐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马腾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聂小倩
美学价值
女性意识
电影作品
女性角色
重要地位
人物形象塑造
香港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群像
-
描述:
徐克是著名的鬼才导演,他对人物形象塑造总是独具匠心,尤其在女性形象上着力颇深。徐克的电影作品,女性形象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少有男性导演可以把女性角色塑造得这么多姿多彩、这么富有个性和生命力。本文试图通过探究香港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流变以及徐克电影的女性意识、深入解析徐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模式,发现徐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美学价值。
-
浅析样板戏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燕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贯彻执行
革命样板戏
交响音乐
女性角色
现代舞
革命文艺
人民日报
女性形象
娘子军
白毛女
-
描述:
样板戏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文艺剧式,包括现代京剧、现代舞剧和交响音乐等。它的正式名称为"革命样板戏",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上《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一文,首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八个"革命艺术样板"。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一文,正式提出了"样板戏"一词。
-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靳兰芳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变化
培养学生
女性角色
女性形象
引导学生
人教版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
语文课程
价值观
教材编写
-
描述:
当翻阅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时,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女性形象在选择角度、出现频率等方面会不断地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那么新课改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呈现的状况如何?下面我们以
-
论荧屏革命历史叙事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师岚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杀虎口
革命信念
社会性别意识
刻板印象
女性角色
革命历史题材
受众
女性形象
中国共产党
电视剧
-
描述:
回顾近几年的电视荧屏,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占据了电视剧的半壁江山,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开始,《潜伏》、《历史的天空》、《红色记忆》、《春桃的战争》、《杀虎口》、《美丽无声》、《亮剑》、《人间正道是沧桑》、《北平往事》、《沂蒙》、《红幡》、《红日》等电视剧借助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为我们
-
浅谈读图时代我国平面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运用特征
-
作者:
蔡雪辉
黄向前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价值
视觉中心
广告营销
霭理士
女性角色
女权主义
平面广告
广告制作者
社会角色
传播特点
-
描述:
随着平面广告的兴起,女性形象曾受到商家和广告传播者的特别关注,被广泛、无限地附上商业技巧,成了广告营销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居于平面广告的视觉中心。读图时代,女性形象渐渐淡去了其浓重的商业色彩,实现了在艺术、美学、生理、经济、政治上的观照和认知价值。这种归于理性的价值,预示女性形象将具备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审美等特征。
-
电视剧天地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视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为主体
意识观念
女性主义倾向
女性角色
叙事文本
保卫战
女性形象
话语权
电视剧创作
言说方式
-
描述:
在当前的电视剧创作中,以女性形象为叙事中心的剧作并不鲜见,然而这些作品大多以表达传统父权意识观念为目的。有别于此,以电视剧《婚姻保卫战》和《杜拉拉升职记》为代表的带有新女性主义倾向的言说方式,令人眼前一亮。在这两部剧中,女性成为影片中真正的行为主体,通过女性角色制造叙事动机,主导影片的话语权,恰与主流叙事文本形成背离,而这种叙事的"疏离感"为吸引观众收视增添了些许砝码。
-
粤教版和人民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
作者:
吴又存
丁新松
李春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插图
社会性别
性别偏见
女性角色
思想品德
上册
女性形象
男性
名言警句
教材编写
-
描述:
所谓社会性别,是相对于生理性别(人与生俱来的性特征)而言的。按照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的说法,社会性别是指以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本文以社会性别的特殊视角,探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广东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教材(以下分别简称粤教版教材、人民版教材)中的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烧马棚》
-
作者:
刘慧玫
来源:
新课程(教研)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福克纳
他者
美国南方文学
女性角色
女性主义视角
代表作家
女性形象
男性
诺贝尔文学奖
-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79-1963)是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六百多个人物,其中有诸多女性形象。有评论家认为,从福克纳所塑造的不同女性角色来看,他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