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角色】搜索到相关结果 339 条
-
现代性与当代中国女性角色期待的变迁:对1949-2007年间《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
-
作者:
吴玲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女性角色
现代性
-
描述:
20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百年,而中国女性的角色与命运也伴随着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不断变化着。本文通过对1949-2007年间的《中国妇女》杂志中的优秀人物报道和封面人物,进行变量统计和文本分析,展现了自新中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优秀女性的理想形象,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角色期待的特征,包括形象角色、职业角色、价值取向等维度的变化趋势:首先,女性形象角色经历了从去女性化到女性气质的回归,从淡化甚至抹杀男女差别到突出女性性征和气质的转变;其次,女性职业角色期望从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妇女向经济精英、科技文化精英
-
《超市大赢家》的文化解读
-
作者:
成怡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女性角色
超市
超市大赢家
-
描述:
电视节目《超市大赢家》是央视经济频道正在播出的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之一。《超市大赢家》是一档消费竞技性服务类节目,这种类型的电视节目脱胎于传统的服务类节目,又融合了其他类型电视节目的元素。 本文探讨了《超市大赢家》兼容中求创新的节目形态。该节目将商业效应与娱乐效应、游戏与现实生活、消费与竞技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大胆地履行了拿来主义。节目又在拿来中求创新。《超市大赢家》作为服务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在节目形式上有所创新。在播出方式上借鉴了西方电视节目“编播季”的理念,并将这个理念进行了本土化利用。在目标受众上的创新
-
从灰姑娘到独立女性
-
作者:
龚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女性角色
奥斯汀
-
描述:
简·奥斯汀和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简·奥斯汀的作品中初现了女性主义思想,而弗吉尼亚·伍尔夫则是一位坚定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她们在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在文学创作上开辟了新的天地。奥斯汀主要考察婚姻主题下的女性以及女性的生存问题,伍尔夫关注的则是女性的独立、以及寻求独立的途径。两位女作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从女性视角出发,颠覆了传统的女性形象,创作出一系列以女性为题材的小说。她们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表明了她们各自对女性地位、女性创作等方面的观点。本文将通过分析奥斯汀和伍尔夫笔下的主要女
-
女性哥特:一种颠覆性的文学体裁
-
作者:
汪卉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哥特
女性角色
独特叙述技巧
-
描述:
本文通过女性主义和心理分析批评视角,从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女性作家创
作的哥特小说特点:女性角色的双重性和独特叙述技巧,同时运用四部经典性的
女性哥特小说:《简爱》、《吕蓓卡》、《黄墙纸》和《藻海无边》进行形象分析,
从而揭示女性哥特小说是区别于男性哥特小说的一种具有隐蔽颠覆性的文学样
式。
过去的几十年里,文学批评家们纷纷把注意的焦点放在了女性作家创作的哥
特小说上。自从艾伦·摩厄斯1976年在她的著作中提出“女性哥特”一词之后,
众多
-
论斯蒂芬心路历程中的女性——《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女性角色解读
-
作者:
于海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心路历程
女性角色
詹姆斯·乔伊斯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对詹姆斯•乔伊斯的女性观持有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度,以吉尔伯特和格巴为代表的英美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乔伊斯是典型的厌女者和男性沙文主义作家,他与女性主义者水火不容;而以西苏和克里斯特瓦为代表的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则认为乔伊斯通过塑造女性形象颠覆了父权社会,消解了男权中心话语,他与女性主义者殊途同归。本文认为,上述这些过于极端的观点显然不足以概括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 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试图解读《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女性形象在斯蒂芬的心路历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迪达勒斯夫人和
-
《我弥留之际》中艾迪与《八月之光》中莉娜之比较研究
-
作者:
白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角色
威廉·福克纳
内心冲突
女性主义
-
描述:
威廉·福克纳对美国南方人民,尤其是对饱受煎熬的南方妇女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毋庸置疑,女性形象在福克纳的小说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被运用到福克纳研究中以来,福克纳作品的批评家们有一种倾向:他们认为作家本人不是厌女主义者就是亲女性主义者。但是,在对《我弥留之际》中艾迪·本德伦和《八月之光》中莉娜·格罗夫进行比较分析之后,读者会发现福克纳并不是简单的厌女主义者或是亲女性主义者。通过对这两位女性角色的对比研究,本文旨在分析她们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心路历程以及生活历程。通过分析她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扮演
-
从灰姑娘到独立女性:简·奥斯汀和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之比较研究
-
作者:
龚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女性角色
奥斯汀
-
描述:
简·奥斯汀和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简·奥斯汀的作品中初现了女性主义忠想,而弗吉尼亚·伍尔夫则是一位坚定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她们在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在文学创作上开辟了新的天地。 奥斯汀主要考察婚姻主题下的女性以及女性的生存问题,伍尔夫关注的则是女性的独立、以及寻求独立的途径。两位女作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从女性视角出发,颠覆了传统的女性形象,创作出一系列以女性为题材的小说。她们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表明了她们各自对女性地位、女性创作等方面的观点。 本文将通过分析奥斯汀和伍尔夫笔下的主
-
《甘蔗》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性
-
作者:
孙慧艳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吉恩·图默
女性角色
《甘蔗》
-
描述:
吉恩·图默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倡导者,也是20世纪初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黑人作家之一。其代表作《甘蔗》(Cane)于1923年出版,是新黑人文化运动在艺术形式方面的大胆实验。在《甘蔗》中,图默将黑人民间音乐和白人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技巧相结合,为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一股新鲜血液。《甘蔗》被认为是黑人文学中的第一部现代主义之作,图默也是美国现代主义时期的经典作家之一。图默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既博取众家之长,又通过创新独树一帜。其创新性不仅体现于其作品的实验形式,也体现于其作品的内容。他将许多现代主义
-
战争中的女性:以安娜·西格斯笔下的女性人物为例
-
作者:
黄丹晗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娜·西格斯
女性角色
战争文学
-
描述:
安娜·西格斯是享誉世界的反法西斯作家,民主德国文学的奠基人,她以丰富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在二十世纪德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西格斯以犹太人、共产党人和左翼作家三重身份参与了德国最动荡的一段历史,即一战、二战和“两个德国”的分裂时期。西格斯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主要集中于长短篇小说,以此鼓励德国人民反对法西斯和阶级压迫,追求民主和自由。作为一名女小说家,西格斯创作了大量女性人物。这些角色从年龄、身份到性格、意识形态都各异,但是她们都生活在战乱中的德国或欧洲,不管她们如何艰难地挣扎和选择,流亡或是坚守,反抗或
-
女性角色对黄梅戏音乐风格的影响之研究: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旦角唱腔为例
-
作者:
叶丹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梅戏音乐风格
女性角色
影响
-
描述:
黄梅戏是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传在安徽省安庆市及其周边地区。黄梅戏的前身是湖北采茶戏,而它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地方小戏一跃成为蜚声海内外的重要剧种与其拥有的女性角色有着重要的关联。本文从戏里女性角色(戏里女性人物形象)以及戏外女性角色(戏外女性表演艺术家)这两个方面对女性角色进行界定,并从多个层面对黄梅戏音乐风格所受影响进行分析,试图从女性角色的角度对黄梅戏音乐的成功以及黄梅戏音乐风格的形成做出阐述。
<
1
2
3
...
9
10
11
...
32
3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