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德莱纳夫人与安娜女性形象的比较
作者: 吴彦虹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流社会   超越自我   附属品   女性觉醒  
描述: 看过《红与黑》,不禁会想到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与托尔斯泰两人各自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两个优美而又丰满的女性形象.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这两个鲜明的女性形象也成为时代的缩影,成为上流社会女性的代表.她们自身及外在的一切,具有种种或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来来往往》中的性别发现与重塑:池莉小说女性书写浅论
作者: 李喜仁   来源: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来来往往   性别发现   女性觉醒  
描述: 池莉小说的女性书写,20世纪80年代展现在作品中的女性大都是克己、宽容、博爱、求全的传统女性形象。到90年代,池莉则开始用其敏锐的眼光观察这变幻莫测的男女世界,描写了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在《来来往往》中完成了性别发现与塑造。
逃离他者—解读《喜福会》中的女性主义觉醒
作者: 黄平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波伏娃   他者   喜福会   女性觉醒  
描述: 自从处女作《喜福会》1989年问世,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就受到了中美两国读者及学术界的广泛欢迎,成为华裔文坛中的佼佼者。在她的大部分作品中,谭恩美巧妙结合自身双重文化背景和母辈的生活体验,创作出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特别是中国移民母亲和美国女儿。比如在《喜福会》中,以家庭为基石,谭恩美通过描写母女间或夫妻间的冲突,揭示了华裔女性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尴尬处境。《喜福会》的成功给谭恩美带来了荣誉,同时也给国内外学者留下了研究课题。为了探究出这部作品背后的涵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研究,例如其中反映
从传统到现代: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角色建构
作者: 荀羽琨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建构   家庭角色   新时期   男权文化   男权社会   女性角色   女性写作   角色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觉醒  
描述: 角色意识的建构是贯穿20世纪女性写作的核心命题,体现了女性突破男权文化禁锢,追求独立人格的现代品质。"五四"新女性觉醒的标志就体现在对家庭角色的叛离,新时期女性文学也是在对这一母题的继承中宣告开始的。在社会和家庭角色的抉择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