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女性视角看《儒林外史》的创作主题
作者: 韩爱娜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创作主题   儒林外史  
描述: 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中三种典型化女性在功名富贵前不同的人生选择和遭际的细致分析,从女性视角出发,揭示出女性形象对于小说创作主题的深化和拓展。
文里文外的幸与不幸
作者: 杨定明   来源: 广东教育(教研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女性视角   萧红   儿童视角  
描述: 从儿童视角和女性视角出发,对萧红和林海音两位作家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而形成不同的作品风格,这里有同为女人而对女性人物的同情,也有对婚姻、爱情以及女人身份的不同感受。审视两位创作作品有着某种同一性而生活境遇迥异的女作家,我们得以领略他们在文里文外不同的人生。
女性文学中的父权制解读
作者: 罗双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视角   感性化   反叛意识  
描述: 回首新时期文学,一个令人不能忽视的现象便是女性作家的创作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8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在新的领域掀起了反抗男权文化的旗帜,虽然是以放逐女性的性意识为代价的。与80年代的特征相比,9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在反对父权制道路上出现了似乎相悖的两种倾向,即感性化的反叛意识和反叛意识的感性化。从而构成了一种"新感性"的美学特征及其原则内涵。
女性文学中的父权制解读
作者: 罗双   来源: 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视角   感性化   反叛意识  
描述: 回首新时期文学,一个令人不能忽视的现象便是女性作家的创作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8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在新的领域掀起了反抗男权文化的旗帜,虽然是以放逐女性的性意识为代价的.与80年代的特征相比,9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在反对父权制道路上出现了似乎相悖的两种倾向,即感性化的反叛意识和反叛意识的感性化,从而构成了一种新感性的美学特征及其原则内涵.
同情的背后:从女性视角探析茨威格小说中隐含的男权中心意识
作者: 许芳菲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男权中心意识   女性观   茨威格小说  
描述: 享誉世界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凭借他对女性的罕见的温存与柔情、对女性描写的情有独钟、对女性心灵的透彻了解,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塑造了众多妇女形象,并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女性小说”。然而,笔者在仔细阅读茨威格的小说文本之后,却认为:茨威格对女性的尊重与同情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的小说文本中却时时无意识地流露出潜藏的男权中心意识;即茨威格并没有真正走出传统的樊篱,他仍然持有传统的家庭女性观,对女性的态度仅仅限于表层的同情与尊重。因此,本文试从女性视角这一独特的角度入手,运用“作为妇女的阅读”这一独特的女性主义阅读
“找寻一种方式让别人懂你”——严歌苓旅美小说中的女性分析
作者: 廖琳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女性视角   女性身份   历史叙述  
描述: 严歌苓是当代旅美作家,也是异质文化语境下执著的书写者。她的作品以现代性的叙事技巧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人性的指涉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理性思考,因而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以严歌苓旅美小说中所描绘的众多女性人物群像为切入点,分析了严歌苓笔下所展露出来的女性世界,进而揭示出严歌苓叙事中的女性视角,以此探讨女性这一性别角色在严歌苓小说中所蕴含的特殊意义。绪论部分着重介绍了作者严歌苓的传奇经历,并于其小说相结合,在传奇的经历中展开对其小说创作的讨论,归纳了严歌苓小说的题材,一是反映历史,透视人性,尤其是对文革期间动乱
又一个被贬损的女性形象
作者: 朱娅蓉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贬损   女性视角   男性至上   女性形象  
描述: 如同许多男性作家文本中的女性角色,《早秋》中的玛丽是父权制社会中的一个被贬损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小说中的三对对比出发,分析了兰斯顿·休斯的男性至上意识。
新时期女性写作与贞节观
作者: 郑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贞节话语   文本   女性写作   贞节观  
描述: 贞节观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固的根源,是束缚女性的首要禁忌,不仅对一代代女性的命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积淀映射在作家的创作中。新时期以来,许多叙事文本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贞节观的写作,文学从而作为历史的另一种言说方式记录了女性的生命存在形态,而女性写作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关注女性生存处境和女性情感、反抗男权书写的传统文化就必然涉及到与贞节观的关系。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具有代表性、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产生较大影响的女性叙事文本为立足点,旨在运用女性视角对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对贞节观突破的核心思想和写
迟子建小说中的女性视角研究
作者: 林步艳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观   死亡叙事   迟子建小说   女性文学  
描述: 迟子建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多描写龙江地区的风景和百姓的生活。迟子建的文学创作取得较高成就,曾三次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其作品所获得的成功与其女性身份和女性视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这点却被大多数的评论者忽略了。本文试图就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视角进行探讨,我们首先分析了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视角被遮蔽的原因——迟子建独特的女性观,在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浪潮下迟子建的女性观显得比较保守,所以其作品中的明显的女性视角被忽略了。对迟子建的小说稍加审视,我们就可看出其作品中明显的女性视角。在女性视
论海明威主要作品中反映出的性别意识
作者: 孙静静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人物塑造   海明威   性别意识   性别研究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小说和短篇故事。海明威以其简练、克制的“男性”写作风格,及描写男性的追求、生活哲学而著称于世。或许是因为他塑造的“硬汉形象”太深入人心的缘故,许多评论家认为海明威不会塑造女性人物,或者只善于塑造没有女性的男性形象。许多研究海明威的评论家,批评其对女性的追求与痛苦冷漠无睹,有些评论家甚至指控他对女性怀有敌意。然而,笔者在性别研究理论的指导下,仔细研究了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与艺术特征,惊奇地发现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