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女铎》的女性观——基于1946-1951年杂志的分析
作者: 邹雅筠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铎   女性观   男女平等   男女有别  
描述: 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是由外国传教士揭开的。中国近代史上发行时间最长的一份女性杂志——《女铎》就是由传教士李提摩太创办的。自1912年4月在上海创刊起,至1951年2月止,《女铎》杂志共出版412期,总发行量超过100万份。在她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女铎》经历了不少波折,一度因时局不稳和战争的原因变为不定期刊物。但是《女铎》杂志的最后六年(1946-1951)出刊相对稳定持续,没有发生中断。在1946年至1951年间,《女铎》经历了解放战争与新中国成立等历史事件,为我们研究建国前后社会对于女性的角色认知提供
波伏娃的女性观研究
作者: 李颖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他者   女性气质   第二性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Beauvoir1908-1986)是一位具哲学家、文学家、女权主义家三重身份为一体的女性。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最杰出作家”。作为女性观理论的先驱,她受到了同时代和后代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她独特的女性观和对女性的创新解读对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波伏娃的代表作《第二性》被世人称为女性主义的“圣经”,在《第二性》中,波伏娃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来阐述她的女性观。本文将深入解读《第二性》,分析和解剖该书女性观,试图对她的女性观思想进行全
浅论陈衡哲的女性观
作者: 张辉辉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陈衡哲   性别差异   女性责任  
描述: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无疑发源于“五四”时期,中国的女作家们受西方妇女运动的影响,女性意识逐渐觉醒。陈衡哲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的最初借鉴者,并曾在旧时代里感同身受过旧思想、旧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与压迫,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女性理论。虽然仍处在一个初步觉醒的阶段,但她的女性观的拓荒价值及超前性和预见性是值得肯定的。本课题旨在对其女性观进行探讨,对历史进行一定程度的“去蔽”,还原一个被文学史遗忘的陈衡哲。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陈衡哲女性观的具体内容。主要从女子教育观念、女性职业观念、女性婚恋观念三个方面论
卢梭的女性观探析
作者: 刘金华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卢梭   女性观   自然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作为一个热点,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熟识。自产生以来,“女性主义”一直是一个歧义百出、争论不休的概念。对女性主义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理论家就是卢梭。卢梭的天赋人权理论为女性主义提供了最初的思想来源和理论支点,同时卢梭的男权制思想又受到女性主义学者的猛烈抨击,尤其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故此,对卢梭女性观的系统研究和诠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卢梭通过自爱和同情的人性论、自然说及天赋人权论,为其女性观奠定了坚实而牢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通过对男女两性的比较,总结出一套不同于男性的、适合女性的教
为女性平等而抗争—艾捷尔·伏尼契的女性观在《牛虻》中的体现
作者: 马欣言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牛虻》   女性观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  
描述: 《牛虻》是英国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代表作,虽然在西方遭到了忽视,却在中国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前人对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男主角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和从翻译角度分析其在中国的经典化和去经典化。本文作者认为,固然牛虻是该作品当之无愧的主角,但是其中的女性角色也同样不可忽视。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部小说,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及双性同体的角度对文中的三位女性角色以及伏尼契的女性观进行探究。本文得出结论,在自身反抗经历的影响下,伏尼契是一位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她赞赏和鼓励敢于反抗的女性。她对敢于进行反抗
《夏之终焉》的人物像
作者: 吕根凤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人物像   《夏之终焉》   濑户内寂听  
描述: 女性文学,在日本称之为女流文学。日本女流文学起源于平安时代,并在平安时代大放异彩。但是随着封建家族制度的确立,日本女性的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定在家庭之内,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们文化水平低、视野和见解都极其狭小。因此造成日本女性在文坛的沉寂长达10个世纪之久。然而进入昭和以后,随着日本战败,日本女性获得解放,社会地位大为提升,能够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大多数领域,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视野、见解都比之前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流作家,女流作品频繁获奖、获得无数读者的青睐。当然,女流作家
论《舞姬》与森鸥外的女性观
作者: 张立维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森鸥外   女性观   舞姬  
描述: 森鸥外是日本明治、大正时代的小说家、翻译家、评论家、启蒙家、思想家,是与日本批判现实主义大作家夏目漱石齐名的大文豪。明治17年(1884),作为日本近代早期的公费留学生前往德国留学,调研和学习德国陆军卫生制度和军队卫生学。四年德国留学的经历对他的的文学创作,乃至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过欧洲现代文明之风和文艺精神的洗礼,从小接受到的传统思想和教育理念开始动摇,其中之一的表现就是他进步的女性观念的树立。德国女子解放团体领导者的演讲,引起了鸥外的共鸣和极大的兴趣,从此鸥外开始关注女性问题。回国后的他
简·奥斯丁与张爱玲女性观之比较
作者: 王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女性观   简·奥斯丁  
描述: 张爱玲与奥斯丁是东西方文学史上各具特色的女作家,二人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女性书写经验,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身为女性作家,两人在发现并把握女性心理世界、生存状态、生活背景和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各自表达出对普遍永恒的人生悲喜剧的思考。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对奥斯丁与张爱玲女性观统照下的女性婚恋观、女性地位、女性意识之异同进行论述,从中体现出两位作家对女性理解包涵的人性关怀。第一章比较奥斯丁与张爱玲婚恋观的异同。第一节首先简述奥斯丁与张爱玲婚恋观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第二节在此基础上比较得出二人婚
《镜花缘》女性观研究
作者: 郭辉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承继   女性观   《镜花缘》   影响  
描述: 《镜花缘》是李汝珍写的关于妇女题材的一部长篇小说。明清之际,社会现实中伦理道德方面的新发展与女性文化的繁荣,李汝珍敏锐地感觉到了时代脉搏的跳动,本身学问的渊博,加上时代文化氛围的熏染,使他以独特的视角写下了这部旷世奇书。 《镜花缘》里面涉及到了女性生存状况的许多方面,诸如女子的缠足、穿耳问题,女婢的婚姻问题,女子的生老病死以及生育问题等,更重要的是作者不仅对女子的命运充满同情与关注,而且在继承前人的先进思想上,更加致力子女性解放的探讨。他认为女子应该具备各种才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应该从家庭婚姻的牢笼中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金色的耶路撒冷》中的母女关系研究
作者: 朱细燕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色的耶路撒冷》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女性观   母女关系  
描述: 主体身份。因此,女儿无法认同母亲,从而转向“父亲”所代表的象征秩序 1以寻求自我。但是在父权社会里,女儿也无法满足自己的身份建构。伊里加蕾主张女性回归到母女亲密无间的前俄狄浦斯阶段 2。伊里加蕾的论述为
< 1 2 3 ... 38 39 40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