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531 条
-
“家族没落”题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存在价值及背后的女性观
-
作者:
徐晓雨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价值
女性观
家族没落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选取《红楼梦》和《激流三部曲》这两部以"家族没落"为题材的经典小说,探究作品中新旧两个世界的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存在价值,并进一步分析其中折射出的女性观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异同。
-
从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女性观的嬗变
-
作者:
钟玉琴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材
女性观
嬗变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观"主要指女性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如何看待女性。本文通过对语文教材中《氓》、《长亭送别》、《边城》、《致橡树》等篇目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探究中国社会女性观的嬗变,淇水女身上有古代奴隶社会女性的倔强;崔莺莺体现出封建社会女性的无奈;生活在湘西现代社会的女孩翠翠在等待;当代社会像"木棉"一样有思想的女性才焕发出了独立的光彩。本文作者认为正确的女性观应是女性不但有高雅、独特的女性特质,还应有自身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能以内外兼修的魅力形象立足社会。
-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之论析
-
作者:
贺欢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关汉卿
杂剧
女性人格
-
描述:
关汉卿的杂剧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作者从人性的高度发掘其独特的女性人格:她们重情重义,有侠女风范;她们追求自由平等,具有自主自尊的人格意识,和鲜明的反抗意识;她们还具有无私的道德风尚.这些女性形象的独特和美好不仅反衬出当时社会的丑恶和荒谬,更显示了作者强烈的女性认同意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女性观.
-
由《今昔物语集》的女性形象看当时社会的女性观:以本朝世俗部为中心
-
作者:
刘沙沙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今昔物语集
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今昔物语集》,是一部产生于平安时代院政时期向镰仓武士时期过渡的作品,它收录了天竺(印度)、震旦(中国)和本朝(日本)的佛教和世俗故事一千多则,在日本说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其中的本朝世俗部为中心,以其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道德训诫为线索,分析当时社会的女性观。
-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看哈代的女性观
-
作者:
尤平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女性观
男权思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托马斯·哈代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及《无名的裘德》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小说均直接或间接以女性为主角,而且这些女性均个性鲜明,在西方文坛独树一帜。分析她们的形象,能够让我们准确探明作为男性作家——一代文豪托马斯·哈代是如何看待女性的,这对理解其作品精髓具有极大的意义。本文的着眼点正是如此,观点仅供参考。
-
哈代的女性观及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婕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对女性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强烈愿望及所遭受的社会的压制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而且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突破了传统的"天使""妖妇"模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另一方面,哈代的女性观虽然具有超前性和现代意识,但依旧未能摆脱其自身传统的男性视角及男权中心主义思想。
-
由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性形象窥探其女性观
-
作者:
刘琳
李晓伟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
描述:
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毕生共创作了10部悲剧,仅仅10部悲剧他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文学史上永垂不朽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莎翁的女性观也随之浮出了水面。在这里。本文试图通过莎士比亚对其悲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来探寻他的女性观。
-
从杜甫诗中的女性形象看其女性观
-
作者:
马巧灵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杜甫是唐代诗坛的巨匠,他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而且其思想博大精深。本论文从杜甫诗中的女性形象着手,系统地梳理了杜甫对社会各个阶层女性的态度,论述了杜甫女性观的精神内涵:对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否定以及对女性人格的尊重。显示出杜甫男女平等的可贵意识。
-
论鲁迅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
-
作者:
张晶晶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女性形象
女性观
鲁迅
-
描述:
鲁迅以深沉的笔调、强烈的感情、浓重的色彩,塑造了许多迥异的女性形象:“铁屋子”里的传统女性、“五四”时期觉醒的女性、走上社会反抗的女性.可她们最终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本文试图分析这三类女性形象,并探讨导致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而由此解读鲁迅先生的女性观问题.
-
《瑶华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
作者:
漆倩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瑶华传》
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瑶华传》叙述了雄狐转世的瑶华公主最终成为剑仙的故事。主人公瑶华被塑造成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体现了反传统的思想。作者用了大量笔墨突出女英雄的奇才异能,写出了她带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同时,又大胆地表现了她作为人的欲望和惰性,因而塑造出来的是一个"杂色"的女英雄,这在古代小说史上可谓别具一格。
<
1
2
3
...
5
6
7
...
52
53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