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析《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李国超   来源: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化   女性观   女性主义  
描述: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亨利·詹姆斯早期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男作家独特的女性认识和细腻的笔锋,塑造了一群生命力旺盛、热爱生活、追求自由、见解独到、内心纯洁、固执保守的女性,这些人物与前人形象迥异.在这些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形象中,女性角色既拥有保守的一面,又能体现出超越时代的开放性.她们思想独特,追求个性解放,但由于社会制度的种种制约,受男权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所约束,最终无法摆脱来自男性的压迫,而局限在自己狭小的天地里踽踽踱步.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能够感受到詹姆斯对女性的诚挚关怀,
从“北方佳人”的特征化看稼轩词的女性观
作者: 王洁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北方佳人”   稼轩词  
描述: 稼轩词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据笔者统计,被泛拟化描述了的"佳人"意象共出现了15次,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李延年笔下的"北方佳人"则出现了4次,并且明显被特征化了。本文总结了辛词对"北方佳人"形象的因革,并进一步探究了稼轩词的女性观及其成因。
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审美观
作者: 关远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女性观   林语堂  
描述: 林语堂的作品中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其塑造的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其中《京华烟云》是最为人树枝的作品,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作品的中的姚木兰、孙满娘等女性给予了高度的同情和赞美,将自己心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是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审美观不可避免地带有男权意识和不彻底的反封建性。
试比较威廉·福克纳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女性观
作者: 闫美合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飘》   《喧哗与骚动》  
描述: 在《喧哗与骚动》和《飘》中,威廉·福克纳和玛格丽特·米切尔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刻画了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角色不同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也反映了两位作者对女性的态度。该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两部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探讨两位作者的女性观。
在场的缺席
作者: 蒋兰心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姜文电影   女性观   《让子弹飞》  
描述: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一方面,在刻画男性形象的同时,创造出了光彩夺目的“乱世佳人”形象;另一方面,片中的女性形象依然作为“缺席”的客体而存在。在商业消费主义主导的语境中,姜文电影的女性观呈现出典型的二律悖反——在场的缺席。
在场的缺席——从《让子弹飞》解析姜文电影的女性观
作者: 蒋兰心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姜文电影   女性观   《让子弹飞》  
描述: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一方面,在刻画男性形象的同时,创造出了光彩夺目的“乱世佳人”形象;另一方面,片中的女性形象依然作为“缺席”的客体而存在。在商业消费主义主导的语境中,姜文电影的女性观呈现出典型的二律悖反——在场的缺席。
从《好色五人女》中阿泉的形象看井原西鹤的女性观
作者: 殷娜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女性观   歌祭文   町人女性  
描述: 《好色五人女》是井原西鹤"浮世草子"系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西鹤塑造出了大胆、积极追求恋爱和自由,即使知道恋情是违背当时的道德观和身份制度,也要不惜性命投身恋爱之中的町人女性"五人女"的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将《五人女》第二卷中记载的事件和歌祭文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记载的事实进行比较,来考察西鹤对事实的有意识的改写,试论从这种改写中塑造出的阿泉这一町人女性的形象以及从这种形象中可以窥到的西鹤的女性观。
夏目漱石作品中的女性观探究
作者: 石超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夏目漱石   作品  
描述: 夏目漱石是日本的文学大家,一生创作了很多经典的著作。而在其大量的名作中又以女性形象最为突出,构成了夏目小说中独特的女性群像,体现了夏目漱石的女性观。通过研究夏目漱石作品中的女性群像,分析夏目漱石的女性观,对于研究日本文学以及了解明治时期的女性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本文将结合夏目漱石的作品,分析和研究夏目漱石作品中的女性观。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政治题材作品中体现的女性观——以《邯郸记》和《麦克白》为例
作者: 谭冰雪   来源: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描述: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分别是16世纪的中国与英国的戏剧文学巨匠,虽然他们远隔重洋,没有任何交集,但他们的作品里都流露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他们以男性作家的视角书写了男权社会里女性的生存状态与命运,塑造了超越时代的女性形象,突破了传统的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书写规范。以《邯郸记》和《麦克白》为主对象来比较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政治题材作品里的女性观。
从《名利场》看萨克雷的女性观
作者: 张锦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女性观   《名利场》   萨克雷  
描述: 小说《名利场》是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成名作,萨克雷在小说中无情的揭露了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虚伪,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天使艾米丽与恶魔力蓓佳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小说中两位主人公从表面上来看,是作者有意塑造的正反面典型人物,而从本质上来看,则是体现了作者矛盾的女性观。本文从当时父权制社会历史背景出发,探讨萨克雷的女性观。
< 1 2 3 ... 13 14 15 ... 52 53 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