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视角审视下的嘉莉和简形象分析
作者: 麻淑涛   来源: 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莉   女性经济地位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嘉莉妹妹》是美国20世纪初著名自然主义男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品。《简.爱》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文章从嘉莉和简这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出发,分别从女性经济地位和女性自我意识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到男女作家对文本中女性形象的不同观点。
张爱玲与张小娴作品中女性自我意识的比较
作者: 谭冰雪   来源: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张小娴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张爱玲和张小娴是不同时期的女作家,他们的作品中都显露出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关注。但不同的个人经历、审美取向以及时代背景造就了他们笔下的女性人物的意识也各不相同。对此,本文通过她们几部代表作品展开比较和分析。
张爱玲与张小娴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自我意识比较
作者: 张琴   来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张小娴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张爱玲与张小娴是不同时期的女性作家,都极为关注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生命意识。不同时代赋予她们笔下的女性人物不同的女性自我意识,通过对她们各自的几部重要小说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的变化与成长。
男性中心意识下的误读——对周蘩漪、曾树生认知错位的思考
作者: 李纾淇   来源: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中心意识   个性解放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周蘩漪、曾树生分别是曹禺的名剧《雷雨》和巴金的小说《寒夜》中塑造的两位女性人物,她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内涵,作者和读者同样对二人有着明显不同的价值评判和情感投射。这种主观意识却与文本人物的客观意义存在不容忽视的错位问题。造成这种错位的根源,是男性中心意识给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造成的消极影响。
《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杨苗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传统   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1882—1941)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小说《到灯塔去》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向现代主义小说转型的代表作品之一。《到灯塔去》带有鲜明女性主义特征的文学作品,伍尔夫将女性的话语、女性的角色和女性的价值观融入到作品中。文章试图以文学文本和女性文学为其研究对象,重新审视了西方文化传统;以女性经验和女性对生活的反映,肯定女性自身价值和重建女性自我意识,恢复女性的社会地位,赞扬女性对社会文化做出的贡献。
浅析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自我意识
作者: 张菊芳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   女性主义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本文以女性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了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几个女性角色形象,重点剖析了她们的女性自我意识,包括作为女性自我意识的倡导者和坚持者凯瑟琳·沃森、女性自我意识的践行者琼·布兰德温、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者贝蒂·沃伦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张扬者康尼·贝克。这些鲜活的女性自我意识形象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让我们对人类的真正解放充满了信心。
简论中国现代文坛的女性文学
作者: 刘厚德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化审美意识   中国   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简论中国现代文坛的女性文学
女作家官场小说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郝凤珍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作家官场小说   日常叙事   自我建构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官场小说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迅猛,成为图书市场上对读者吸引力很大的畅销书。二十多年的发展,官场小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是对于官场女性的表现不足,以至于女性在官场小说中处于失语状态。女作家官场小说创作的出现,打破了官场小说男性的话语霸权。女作家在官场书写中颠覆了以往官场女性的消极被动形象,确立了女性的主人公地位,通过女性视角,对内进行自审,审视女性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对外审视男人与官场,以女性的眼光评判男人、表现官场。而这些都是在一种日常生活的具体描述中进行,在语言表达上,也不乏女
从《火鸟》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作者: 郭淑芝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火鸟》   伊藤整   觉醒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伊藤整的长篇小说《火鸟》是自1949年2月至1953年11月间断发表于《人》等杂志,刊载完毕后即由光文社出版的单行本。作品塑造了一个从自我意识缺失到自我意识觉醒,最后向着自我独立不断努力,不断成长的女性形象。当时二战刚刚结束,虽然日本战后宪法明文规定,男女在法律上、在社会和家庭里地位平等。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日本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性只能充当配角。一个普通的人,尤其是女性,想要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生存下去,谈何容易。更何况去追求所谓的艺术呢?《火鸟》这部作品无论是在伊藤整的文学生涯还是在日本文坛史上都是
新世纪“女性官场小说”论
作者: 傅云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官场小说   女性叙事策略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繁盛的官场小说,其主要人物大都是活跃在官场不同层面的男性形象,而女性多以按摩小姐、情妇等不光彩的“坏女人”形象出现。这类小说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女性在官场中的自我感受和真实体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正在官场或有过从政经历和体验的女性,开始用文字表现女性在官场的别样人生,《女市长》、《女同志》等一批以塑造官场女性形象为主的小说文本相继问世。这类由女性作家书写,以塑造官场女性形象为主,表现当代官场女性的生存境遇和心灵的挣扎,着力挖掘官场女性的情感深度和精神焦虑的小说,本文称之为“女性官场
< 1 2 3 4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