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抗战期间“新运妇指会”组织者群体研究
作者: 宋青红   来源: 抗日战争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宋美龄   抗战时期   新运妇指会  
描述: 抗战时期,新运妇指会改组成全国妇女动员的总机构。新运妇指会总会及各分会广泛吸收国民党高官政要夫人、早期妇女运动者、妇女界名流、各行各业的妇女专家,国民党、共产党的妇女干部以及基督教会人士参加。女性参与新运妇指会的组织工作,不仅仅因为其性别身份,也与其政治背景、身份地位密切相关。由于个人兴趣爱好的差异,女性参与妇女新运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在新运妇指会内发挥的作用各异。而新运妇指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民众团体,也不是完全官方的妇女组织。
高职院校女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李成革   万雅静   胡静   来源: 教育与职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对策   问题  
描述: 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和女性学生在高职院校中数量的增加,高职女大学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由于性别、观念、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女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中出现了许多有别以往的新问题。文章在充分认识高职女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发展成为独立、自信、智慧的现代新女性。
发现与逃离:“娜拉现象”之女性意识透析
作者: 贵志浩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女性意识   娜拉现象  
描述: “娜拉现象”作为二、三十年代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试图构建一个觉醒的女性群体 ,并有意强化其女性意识 ,它揭示了现代新女性在发现人的存在与价值并逃离传统的同时 ,也逃离了女性意识的真正自觉。其女性意识是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的“五四”时代精神在女性领域的具体体现 ,表达了对旧道德秩序的强烈批判和对新道德观念的热切呼唤 ,而并未达到当代女性文学女性主体自我确认的高度
近代青岛女性群体研究
作者: 刘曼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群体   近代   角色转变   历史学  
描述: 女性史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近代青岛的女性群体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以1898~1949为主,兼论20世纪后半叶,具体论述主要选择了都市女性、女学生、妓女、舞女和歌女这几个群体,探讨了时代转变的大环境下不同女性群体的生活与角色变化,通过这几个群体的分章探析串联出一幅近代青岛女性群体的生活图景,并能够以青岛的女性群体为样本展现时代变迁对于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br> 绪论部分阐释了选择研究青岛女性群体的原因与意义,对过去的女性史学研究进行了学术史回顾,交待了主要研究内容、史料运用以及研
权力与妥协
作者: 王晓波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群体   性爱   符号矩阵   家庭  
描述: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乔治•艾略特被认为代表了一个世纪的声音,但对于这个声音所揭示的内容,批评家们并没有一致的见解,其中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就是她在作品中对女性的刻画及反映出其本人的矛盾态度。艾略特的作品描写了父权制下女性的生存状况,向父权文化提出了质疑。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敏感与智慧通常使她们能够意识到男权制的压迫与不公,但在摆脱受害者地位时,她们的反抗与主流社会意识的撞击往往给她们带来道德上的困惑,使之最终放弃抗争。在处理女性人物时,艾略特的作品比同时代其他作家更体现出矛盾与困惑,具有自传色彩的小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重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作者: 李京花   来源: 中国民航女性发展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群体   人文素质   组织管理   和谐社会  
描述: 妇女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重视发挥好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强化妇女组织自身建设,为撑起和谐社会“半边天”打牢坚实基础;切实提升妇女综合素质,为撑起和谐社会“半边天”锻造擎天之柱;努力延伸妇女工作手臂,为撑起和谐社会“半边天”打开一片新天地。
被放逐的精神之旅:《小二黑结婚》中三仙姑形象的几点思考
作者: 薛晓霞   来源: 沧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启示   女性群体   《小二黑结婚》   精神放逐   三仙姑  
描述: 《小二黑结婚》中三仙姑这一人物形象给读者越来越多地呈现了一种丰富性与无限性,如将其作进一步的分析,便会发现在这样一个喜剧式的人物形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肃的时代主题:即女性群体在其生存历程中主体精神的放逐。三仙姑,包括潘金莲、曹七巧、蘩漪等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将给读者留下一个关于女性命运的永恒的思索话题。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特征研究
作者: 霍晓燕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民族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女权解放运动   发展  
描述: 由于自身受到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等多种原因,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一直不能被文坛所重视,甚至长期处在文学体系边缘的状态。在20世纪中后期,随着当代女权解放运动与民权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得美国女性群体的地位逐渐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群体发展历史得到改变,并且在这一阶段,美国女性文学走进了繁荣发展的新阶段。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用其独特的视角,客观再现了黑人群体涉及到的民族、性别与身份建构的复杂细致的情感。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浅议电视节目在女性形象重构中的偏颇
作者: 祁小平   来源: 经济信息时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女性群体   男性话语   女性立场   电视媒体   现实生活   当代女性   女性形象   电视媒介   性别意识  
描述: 浅议电视节目在女性形象重构中的偏颇
担负妇女读物的社会责任
作者: 蔡敏   任然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博客   社会责任   台湾   妇女形象   专案经理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女性阅读   读物  
描述: 担负妇女读物的社会责任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