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美】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子弹穿过苹果》中“蓼”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小敏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女性特质
林白
自我救赎
-
描述:
《子弹穿过苹果》中,林白通过塑造“蓼”这一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女性观、作者对两性关系的困惑与思考。本文笔者将以自然健的女性美、神秘诡异的女性特质、女性自我救赎三个方面,展开对“蓼”的女性形象的研究。
-
川端康成作品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闫松茶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悲哀命运
地位卑微
川端康成
-
描述:
川端康成的作品为我们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川端康成之美",他是美的追求者,创造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美的世界"。作品中美丽与悲哀总是并肩而行。另外作者在赞美女性的同时,又无法摆脱男权意识的影响,对女性始终是一种俯视的态度。这就是川端康成先生矛盾的女性观。
-
男性审美世界中的女性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李艳艳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审美
祭品
男性
-
描述:
父系文化取代母系文化后,男性生殖崇拜取代了女性生殖崇拜;男性人体美上升为超越的精神力量之美,女性人体美成为男子性审美视野中可以支配占有的"色情物"。文章通过评析古今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形象,批评了父系文化强化时期这种专制文化形态下人类性别的背离,指出女性美不过是男性审美世界中一件圣洁的祭品。
-
浅析当代几位写实油画家笔下的东方女性美
-
作者:
邵静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表现空间
写实油画
-
描述:
写实油画是中国油画的主流,在中国油画发展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诞生中国写实画派以来,写实油画家成为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中坚力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描绘女性美的写实作品也越来越受
-
《诗经》女性美及其审美价值
-
作者:
王杰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诗经》
审美价值
女性
-
描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涉及的女性形象集中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女性美,展现了女性的仪表美、品德美及体态美,反映了周人对女性美的追求标准,这种标准对后世女性的审美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
明清之际吴江叶氏的闺阁生活与创作
-
作者:
孟羽中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体
女性美
叶氏
典故
-
描述:
开阔,娴于用典。她们常选择富于技巧性的文体以述怀,比如连环、回文等。沈宜修、叶小鸾以身体为书写对象所作的艳体连珠,彰显出她们对于女性美的妙赏。
-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美的类型分析及美育实施策略
-
作者:
陈卫玲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美育
中学语文教材
-
描述:
目前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真正的女性美应该是人的美和女人的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女性自我认同的美和
-
浅谈川端康成笔下女性人物的美学特质:以《伊豆的舞女》《雪国》为例
-
作者:
陈静
许瑞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传统
自然
心灵
川端康成
-
描述:
川端康成擅长描写女性,也喜欢表现女性。他的作品注重刻画女性的人格与心灵之美。同时,他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继承了古代人与自然合一的文学传统,通过写自然展示女性之美,通过写女性感受自然之美。女性美与心灵美、自然美相融合,形成川端笔下独特的女性美的特质。
-
浅谈川端康成笔下女性人物的美学特质
-
作者:
陈静
许瑞芳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传统
自然
心灵
川端康成
-
描述:
川端康成擅长描写女性,也喜欢表现女性。他的作品注重刻画女性的人格与心灵之美。同时,他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继承了古代人与自然合一的文学传统,通过写自然展示女性之美,通过写女性感受自然之美。女性美与心灵美、自然美相融合,形成川端笔下独特的女性美的特质。
-
论《纹身》之“反俗”女性观
-
作者:
付高
邹菊云
来源:
教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男弱
女性观
“反俗”
《纹身》
女强
-
描述:
《纹身》是日本唯美派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的处女作,1910年11月发表于第二次《新思潮》。迄今无论日本还是我国,对《纹身》的研究多集中于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一般认为其女主人公是“妖妇”“恶妇”的化身,而且先行研究多侧重对作品的解读。本文通过重新解读《纹身》,联系谷崎的个人经历,并结合当时日本社会的传统女性观,揭示了作品体现的“反俗”女性观:女美则强;女强男弱,并反映出作者对女性的期待:女性应克服一切(包括人类的本能),勇于追求美,从而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