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李占秀   赵金   来源: 音乐创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悲剧   音乐剧  
描述: 英文版音乐剧《悲惨世界》,25年来以其经典的音乐创作和强大的演出剧制始终风靡全球。然而,无论是小说还是音乐剧,研究者们多从主人翁冉阿让的角度出发,或是将研究视角集中于雨果通过小说想要传达出的"仁慈、博爱精神和公平、正义原则",对于作品的故事发展脉络起到关键作用的女性形象却少有内在、深入的解读。本文选择音乐剧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芳汀、珂赛特和爱潘妮,她们虽为配角,但这三位女性角色恰到好处地将原著以及音乐剧中想要表现出的女性社会问题传达出来。
浮出男性文本的女性形象:《世说新语》的女性研究
作者: 曾静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规范   女性研究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描述: 《世说新语》中的贵族妇女形象远比文本所想要表现的要立体和丰富得多。这些重构的贵族妇女形象不是完全脱离于自身的对立物,她们既是被男性塑造的客体,也是自身投入塑造的主体;她们既是被男性观看的表演者,也是自身表演的欣赏者。她们不只满足了男性审美观看的需要,也满足了自身审美的需要。
音乐教育性别研究的范畴与议题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研究期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女性研究   性别研究   女性主义  
描述: 音乐教育性别研究的范畴与议题探析
我国回族女性研究基金项目计量分析
作者: 曹海燕   丁宁宁   来源: 甘肃科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基金项目   回族   计量分析  
描述: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基金项目的数量、内容、研究主题、发文地区、作者情况、合作研究等情况,对1991~2010年我国回族女性研究基金项目进行了计量分析,旨在分析我国回族女性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发展状况,为科研人员提供信息参考。
后现代视野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刘岩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后现代主义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思潮全面冲击西方学界,后结构主义哲学话语介入文学批评,女性研究的研究理路也随之发生改变。本文分析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女性主义学说之间的契合与冲突,考察后现代视野下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世纪之交呈现的新趋势,并由此观察女性研究学者在后现代语境下面临的新的学理挑战。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性别研究述评
作者: 邓文河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男性研究缺失   性别研究  
描述: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性别研究主要集中于女性研究方面,对于男性的研究是缺失的。同时,对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和女性电影的研究在新世纪进入瓶颈时代,这与目前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和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僵化运用密不可分。
城市女性的休闲质量
作者: 张乐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沿海城市   休闲  
描述: 不同就业状况和经济实力影响着女性的休闲偏好,而这种偏好又决定着女性休闲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她们对休闲资源的使用频率等休闲质量指标的高低。这种源自生活境遇的休闲差距应该在不断促进两性平等提高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基础上用提倡差异化休闲的方式加以改善。
我国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研究综述
作者: 谢小琴   王小丁   来源: 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权益   女性研究   家庭暴力  
描述: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已成为公众与学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十年的相关研究认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是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历史文化原因,经济收入的不平衡是致使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经济原因,法制不健全是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社会原因,社会、个体心理因素影响是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心理原因,妇女身体的性别差异是其遭受家庭暴力的生物学原因。
女性学刊的概念及其发展
作者: 曲雯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学术刊物   女性学刊   女性研究  
描述: 女性学刊有其自己的概念、基本属性和个性;中国的女性学刊有独特的兴起的时代背景和三个阶段的创办历程,它们从刊物定位与宗旨、数量与质量、管理方面展示了成长进步。
中日学术界中的女性境遇比较
作者: 赵叶珠   来源: 第五届中日高等教育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日比较   学术界   女性研究   性别平等  
描述: 本文从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对中日两国高校中女性教师进行了比较分析。论文首先回顾了中日两国女性进入学术界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根据近25年来两国高校女性的人数及比例变化对两国女性在学术界中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近年来两国高校性别发展政策与措施。论文指出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日两国女性在学术界中的发展具有相似性,历史上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新世纪又面临着共同的挑战;近年来日本院校层面的性别平等措施值得中国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借鉴与参考。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