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生存】搜索到相关结果 74 条
-
生活的戏剧 人生的百态:对《上海屋檐下》的主题解读
-
作者:
潘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孩子们的世界
《上海屋檐下》
矛盾冲突
女性生存
-
描述:
1937年4月,夏衍创作了他的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代表作——《上海屋檐下》。夏衍曾经说过,在这个剧本里,他对写作有了一种痛切的反省,要改变那种“戏作”的态度。[1]但是,大部分戏剧,都基本从生活
-
从“十七年”小说的爱情模式略谈女性生存
-
作者:
王琨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模式
“十七年”短篇小说
女性生存
-
描述:
在"十七年"小说中,集体话语的权威日渐统领于小说人物塑造的细枝末节,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消逝于带有政治性与概念性的符号图解之中。而在以男性作家为中心建构的社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女性人物开始确立自我主体意识,拓展属于她们的言说空间,从中可以内观到女性在独立于意识形态符号下可喜的生存空间。但这空间是狭小的,一部分原因是男权话语的钳制,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女性自身对个人主体性的主动贡献。
-
女性话语的别一路径:90年代王安忆的女性写作
-
作者:
李平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人文关怀
女性生存
-
描述:
90年代女性写作呈现出作家以个人生存体验表达妇女身体生存体验的自觉 ,女性文学走向女性个体生存的微观世界。王安忆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女性性别生活经验进行关怀 ,尝试在社会历史中寻找女性的历史—文化—语言谱系 ,构建女性话语的别一路径。
-
丁玲小说创作中女性生存的突围与迂回
-
作者:
任玉凤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突围迂回
丁玲
女性生存
-
描述: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创作发轫期在五四运动时期及二十年代,而在此后一个很长时间段里的创作则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丁玲和其他作家一样,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中期,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丁玲还为此遭受了丧夫之痛,从而使她的创作不管从思想上还是主题上都为之一变。丁玲的创作从总体上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初涉文坛时的莽撞大胆和转型之后的坚定革命,但不管是哪一时期,丁玲在及时跟随时代步伐的同时,始终不忘的是对于女性生存状态及其意识的追寻。由此便产生了一大批关于女性形象的书写,也就因此而与大众意
-
女性生存的心史灵谱:论新时期女性家族史小说
-
作者:
王杰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家族
女性意识
性别诗学
女性生存
-
描述:
本文以新时期女性家族史小说为研究对象,旨在对这一小说作出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对其生成与构成、特征与表现、意义与局限及启示等加以阐释。女性家族史小说,是新时期女性文学和家族叙事中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主要是以女作家为创作主体,以女性叙述视角讲述一个家族以血缘为纽带的几代女性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本文认为,女性家族史小说是一部母系家族史、女性生命史与心灵史,也是一部性别视域下的独特的社会史、文化史与精神史。这一小说的女性创作主体表现出独有的性别经验、细腻情怀、灵动思想,这一小说的文本特征则突出地表现为女性生存的
-
试论铁凝小说《笨花》中的人性描写
-
作者:
苏薇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世俗生活
美好人性
女性生存
-
描述:
2005年,铁凝继《玫瑰门》、《大浴女》之后推出了又一部风格迥异的长篇力作——《笨花》。作品一改以往关注女性命运、专注个人情感世界的基调,而是截取了清末民初至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近五十年的历史断面,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将那段变幻莫测的历史巧妙地融于“凡人凡事”之中。作品以结实、简朴、准确、温润的叙述,再次诉说了对人类和生活永远的爱与体贴。 本文旨在从《笨花》中的人性描写的分析入手,进一步探究铁凝在创作中始终坚持的对人类和生活的思考,在这部新作中又有着怎样的延续。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
-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
作者:
张宁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话语
理想人格
女性生存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凭借自己的文学成就已然成为海外华文文学新世纪的代表人物。虽然她的创作还在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但综观她已经发表的小说,在其小说文本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女性世界。本论文在研读严歌苓小说的基础上,注重对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世界进行理论关照和整体解读,论述严歌苓对女性生存的独特体验和认识,对女性理想人格的浪漫想象,以及女性话语建构特征,挖掘其女性书写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一章论述严歌苓对女性生存的体认和探索。严歌苓从自身女性的生命体验出发,关注各种时空境遇下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女性的生存状态。严歌苓敏感的性情
-
扎根大地的红高粱——兼谈文化女权主义下的女性分析
-
作者:
张婧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政治
自然本性
文化女权主义
女性生存
美
-
描述:
女性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如何生存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首先最基本的问题是,女权主义是否意味着完全脱离男性。在文化女性主义者看来,女性经济上的独立不等于真正人格的独立,所以女性必须在精神上做到自尊自爱自力自强,然而这一成长过程需要男性的参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红高粱》中女性形象九儿女性意识觉醒与男性和男权社会的关系,以及母爱与性爱的分离,希望可以对“女权主义是否意味着脱离男性”这一问题的认识有帮助。
-
湖北当代女性作家与女性文学
-
作者:
阳燕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超性别
湖北女性作家
女性文学
女性生存
-
描述:
池莉、方方之后,湖北文坛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女性作家,呈现出年龄梯队齐整、体裁风格各异的状貌。湖北的女性作家重视日常生活经验、关注本土女性群体、展现底层女性的生存境遇、建构两性间的和谐对话,于女性之外增添了母性和神性两个关键词,为中国的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切实的本土经验和地域经验,拓宽了女性文学的表现内容和主题,在女性文学的形式、审美、思想等方面也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
现代都市中的女性生存——评池莉《她的城》与潘向黎《弥城》
-
作者:
孙明
来源: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选择
生存哲学
人生准则
女性意识
女性生存
-
描述:
中国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从初步从西方引进女权主义理论开始,直至今日,流逝30多年的历史长河,已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处女地。女性意识在中国经历了“集体无意识” 、“彷徨”、“呐喊”及至对抗,到寻求多元发展方向的艰难探索历程。进入新世纪,卷入时代大潮的女性,也正溯游而上,在现代都市中找寻独立的自我。一贯以市民生存为表现对象的50后女作家池莉和执着展现都市女性精神空间的流派之外的60后女作家潘向黎,她们对“都市女性”这一群体作了深刻的精神剖析。两篇中篇小说池莉《她的城》和潘向黎《弥城》流露出的女性意识显示了现代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