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及其书写
作者: 杨绍军   来源: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世界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作家们自觉地疏离男性作家所热衷的政治、历史、社会之类的宏大叙事,回归女性的经验领域,专注于女性意识的书写,在林白、陈染、王安忆和张洁等女性作家的作品中,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反抗和颠覆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世界进行重新书写;强调人的私人化的精神空间,以个体的生命意识来展示文学的审美追求;回到直面现实、自由书写的女性空间里,使女性主义文学进入全面关注都市女性生存命运与个体体验的新阶段;深入到情感的内部对爱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爱的质问与怀疑。
走出冲突
作者: 吴龙恒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冲突   女权主义   女性学   波特   女性文学  
描述: 美国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是,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涉及到女性问题。除此以外,波特也非常热心于社会活动。尽管她坚决否认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的积极作用。本文集试用社会性别理论,从她的生活和创作两方面来探讨她的女权主义思想。首先,文集介绍了波特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说明女权主义对她的影响。在作品米兰达系列中,波特通过主人公的成长阐述了社会性别的形成。在探讨两性关系时,波特提出冲突和差异的观点,这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由于波特
当代中国和英国女性文学概述与比较
作者: 王才凤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英国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对当代中国和英国女性文学创作情况的概述和比较,发现两国女性文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比较和辨析的过程中探索未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英国女性文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因此,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去借鉴和吸收其先进之处,为我所用,必将有助于中国的女性文学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本文大体采用了先概述,后总结的研究方法,对于当代中国和英国女性文学的概述,本文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分类方法:中国女性文学的概述采用了以时间为序的方法,英国女性文学则采用了以创作题材分类的方
商景兰和祁氏女性文学群体研究
作者: 王茁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山阴祁氏   商景兰   女性文学   群体研究  
描述: 本文主要讨论晚明殉节名臣祁彪佳的夫人商景兰、和以她为中心的祁氏女性文学群体,她们的文学活动和创作成就。 本文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祁氏女性文学群体的创作背景。其一,祁氏家族的悲剧命运。祁彪佳为国殉节、祁彪佳之子参加反清活动被祸之后,祁氏家族从簪缨之家逐渐败落,祁氏女性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这一段时间、与这段家族历史休戚相关。其二,祁氏家族的文化资源。祁氏家族拥有包括藏书楼、戏曲家班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丰厚文化资源,祁氏女性创作的才情极大地归功于这几种文化资源的长期濡润。其三,地域文化背景。祁氏家族
理想的星光:“东吴系”女作家群初论
作者: 徐珏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通俗期刊   沦陷区   女作家   通俗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曾经活跃在上海孤岛、沦陷区文坛中倍受瞩目的“东吴系”女作家群,现在却已成了历史遗忘的角落。 “东吴系”女作家现在可考的有施济美、汤雪华、俞昭明、程育真、杨琇珍、郑家瑗、邢禾丽、曾庆嘉等人,创作时间在40年代初到解放前短短10年间。解放后,这些当年的才女们风云流散,但她们短暂的创作生涯,不仅是研究中国沦陷区文学重要一环,对于中国通俗文学和新文学在四十年代的互为砥砺,以及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一路风雨行脚都有研究价值。
都市背景下的女性言说:苏青解读一种
作者: 沈恒娟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背景   苏青   母性质疑   女性文学   女性生存  
描述: 作为曾经与张爱玲齐名的女性作家,苏青的作品一向以自觉而又强烈的女性意识受到评论家的赞赏。本文以女性一生中所要扮演的三种生命角色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苏青笔下四十年代上海沦陷区女性的生存现实。 在苏青的作品中,受过教育的都市新女性不再认同“母爱本
完美和谐人格的追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
作者: 张昕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女权主义   《一间自己的屋子》   完美   女性文学   和谐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和随笔作家,还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她的经典之作《一间自己的屋子》被誉为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宣言,这本小册子较全面地反映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艺术思想,她以其女性小说家特有的直觉、细腻和机敏密切注视着妇女的辛酸历史和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力图用女性眼光、视角和笔触重塑女性形象,提出了男女双性同体的重要思想。她希望随着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发展,女权主义最终将成为历史的陈迹。两性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实现完美和谐人格的追求。双性同体
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文化理念建构
作者: 陈凤珍   来源: 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文学   全球化   生态精神   批评话语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当今世界,女权主义已经使得女性的声音不再成为一种边缘化的声音,但是总体上看女性作家和批评家的“生态意识”都很薄弱,文化思想界关注作家的“精神生态”的人很少。鉴于此,从生态女性文学批评文化理念建构的角度切入这一时代的困惑,通过女性原则的重新确立、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生态精神”的大力倡导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强调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人类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命运,大力倡导和建构生态女性文学批评。
浅谈汤亭亭《女勇士》中的疯狂女性形象
作者: 邓微   姜涛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汤亭亭   华裔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女勇士》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是一种立足于女权主义政治的文学。它以妇女反抗父权、阶级、种族等压迫和抑制的普遍经验为表现对象。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肖瓦尔特认为,自古以来,人们倾向于妇女与精神病症有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男权政治策略,指出社会环境才是导致妇女精神病症的主要原因。妇女要想真正拥有话语权利,必须要摧毁“妇女”与“疯狂”之间的既定话语。
绝响之萧红和萧红之绝响——论中国现当代背景下的萧红及当代女性文学对农村和农村女性的疏离
作者: 肖南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弱势群体   中国   萧红   女性文学   现当代  
描述: 农村是中国的主要腹地,也是城市的边缘;历史上,农村女性是边缘当中最边缘的弱势群体,常常被社会所遗忘,也常常被作家们所忽视。
< 1 2 3 ... 8 9 10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