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80 条
-
李清照词作的文学成就
-
作者:
汪曼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美学意蕴
情感细腻
艺术成就
女性文学
-
描述: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文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作家。纵观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的创作,她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委婉含蓄的意境以及新巧的艺术手法;其表现形式、思想内容、意境和谐展现出的美学意蕴也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给现代女性文学的创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沈善宝研究综述
-
作者:
刘燕
来源:
天中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才媛
《名媛诗话》
研究综述
湘佩
女性文学
-
描述:
近年来,学界对清代道咸年间女作家沈善宝的诗、词、诗话集等作品进行了诸多研究,成果颇丰,但多侧重诗歌及《名媛诗话》,对其词的研究稍显不足;对湘佩诗歌的研究多集中在题材和艺术上,对体裁的研究仍是空白;尚无关于沈善宝的专著出现,而是多以单篇论文的形式进行碎片化的研究。
-
论江南才媛王端淑的诗歌创作*
-
作者:
蓝青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取境
格调
王端淑
女性文学
-
描述:
王端淑是明清之际女性诗坛上一位颇具特色的诗人,其诗歌内容丰富,时事感怀、咏史怀古、交游题赠等诗,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女性诗歌创作题材;艺术风格上亦突破了女性诗歌习见的闺阁气与脂粉气,格调沉郁,取境清幽。王端淑之诗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审美追求均别树一帜,艺术价值独特。
-
李清照词作的文学成就
-
作者:
汪曼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美学意蕴
情感细腻
艺术成就
女性文学
-
描述:
李清照词作的文学成就
-
女性主义视界下的张小娴小说研究
-
作者:
周岩丽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小娴
女性意识
爱情
婚姻
女性文学
-
描述:
论文在女性主义视界下对于张小娴的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张小娴是当代华语文学界最杰出、最具特色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都市男女的爱情生活,被誉为“爱情小说的掌门人”。其作品展现了现代都市男女关系及女性地位的演变,从中表现出现代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一章阐述张小娴的都市爱情小说创作特色:语言平凡朴实,善于在生活的琐碎中表现都市男女的爱情,常以第一人称来讲述,篇幅较为短小,适合现代快节奏都市男女的生活阅读习惯,其主题与叙事风格在当代小说的叙述方式中独树一帜。第二章在现代女性主义思潮生成与发
-
1990年代《花城》的文学先锋姿态研究
-
作者:
鲜梦思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本实验
先锋姿态
现代性
女性文学
《花城》
-
描述:
《花城》诞生于1979年的广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花城》坚持“现实性”主要刊登原创作品和报告文学。到了九十年代初,《花城》调整了办刊方向,取消报告文学,将办刊重心移到对文本的探索性和实验性上来,这一调整成了《花城》从“现实”转向“先锋”的重要标志。从栏目的设置和刊登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花城》的先锋性不局限于先锋文学,而是将杂志的整体作为立足点将《花城》定义成一本在文学界的先锋杂志。它这种融合了杂志办刊理念和文学理念的先锋姿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花城》的文学先锋姿态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研究九十年代中期《花城》
-
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关键词及其反思
-
作者:
谢雪梅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文学
古代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危机意识,研究者立足方法论的反思,重新定位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本文将方法论的反思切进关键词层面的反思,包含三组关键词的梳理:“女性意识”与“性别意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古代女性文学”与“现代女性文学”之间的隔离与传承,表征在跨文化视野之下的本土化思考,意图融合本土的文学与文化传统,突破封闭性的理论内涵,摆脱“再度边缘化”的学科危机。
-
世无侠士空呈剑:季总禅师南岳去来的女禅诗路
-
作者:
苏美文
来源:
中华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季总
山居诗
南岳
女性禅师
女性文学
-
描述:
世无侠士空呈剑:季总禅师南岳去来的女禅诗路
-
南楼与西湖:清代闺秀诗栖居的文学空间
-
作者:
宋清秀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栖居
清代
文学艺术价值
文学空间
闺秀
西湖
相对静止
女性文学
-
描述:
“南楼”与“西湖”是蕴藏重要文化内涵的闺秀文学活动空间。一个静止,一个流动,在相对静止的南楼之中.闺秀从师于男性学者文人,且利用贤母课子获得社会声誉,打破传统内外界限的同时,使女性文学更具社会价值:在流动的公共领域西湖之上,闺秀通过雅集唱和,积极致力于女性文学艺术价值的提升。
-
杏坛学人风采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学位
师范学院
中国文学
浙江师范大学
职业学院
女性文学
杭州大学
古典诗词
-
描述:
赵志英,江苏昆山人,现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1989年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杭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先后在徐州师范学院(现为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社科部任教,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女性文学和古典诗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