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44 条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险:三毛的探险一生及其文学创作
-
作者:
曲书立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毛
文学探险
撒哈拉生活
女性文学
-
描述:
三毛一生出版了18本书,在这些书中,有她的生活,感情及文学创作的记述。本论文从三毛的生活探险,感情探险,文学探险三方面入手,用一种真实的客观的观点来阐述三毛那种独有的探险性格及其文学创作。与其他散文作家不同,三毛是在自身基础上写作,以自身的情感为依据。大部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固定,但呈现出来的文章却作品不单调,因此很有受众市场和强大的可读性。
-
论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
-
作者:
解伦锋
来源:
华人时刊(中下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沦
新时期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主义是深入各个文类和艺术形式、遍及世界的文艺思潮。华文世界里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从张洁的(《方舟》,李昂的《杀如,到九十年代以来“两岸三地”女作家的你呼我应,它已成为一股强劲的文学思潮,可以说是打造了一个女性主义创作的黄金阶段,但辉煌堕落总是并存,女性主义创作又悄无声息的滑向了深渊。以新时期女性主义创作文本为基础,从四个方面浅论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沉沦。
-
当代新女性的文学想象——以杜拉拉升职记系列小说为分析对象
-
作者:
陈桐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职场
性格
当代新女性
女性文学
-
描述:
风靡一时的《杜拉拉升职记》系列小说,在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演绎下逐渐成为大众谈论当代女性的焦点。书中女主人公杜拉拉从“菜鸟”到中产阶层的转变,和她身边出现的各色女性形象都让我们看到了当代新女性在事业和男人之间周旋的智慧、坚强与独立。职场中的明争暗斗,人际交往的人情世故,每个人物的应对策略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女性形象丰富多彩的性格特点,真实鲜明地展现了当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在各种挑战与机遇下她们甩掉了过去的愚昧与软弱,以自信和骄傲的姿态成为和男性共同并肩工作的人。
-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儿童视角研究
-
作者:
周卫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意义
女性文学
儿童视角
性别
-
描述:
“人的发现”作为“五四”时期重要的课题之一,凝聚着“五四”知识分子的魄力和见识,同时,周作人在其“人的文学”理论建构中曾提出妇女和儿童问题需要解决的迫切性,这为儿童视角和女性文学的联袂提供了前提条件。儿童视角之于女性文学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叙述策略,更多的是一种浸透着女性生命主体价值的呈现载体。儿童视角在现代女性文学创作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冰心、凌叔华、萧红等女性作家都表现出儿童视角的倾心和喜爱,构成了女性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性别角度对儿童视角作品进行考察,更能够体会到儿童视角之于女性作家的
-
拓荒者的声音:《晨报副刊》视域中五四女性文学的主题开掘
-
作者:
张明杨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
开拓性
《晨报副刊》
女性文学
-
描述: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质却是一部男性标榜史,女性作为一个沉默的性别群体在强大的男性话语权的压迫下是没有言语权的,仅仅作为男性的附庸物而存在。“五四”的一声春雷,震响了古老的中华大地,发现了“人”,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女性的发现”,“女人”开始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甚至对整个革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量的群体被推上历史舞台。迎着“五四”的晨光,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批女性作家开始陆续浮出历史地表,而文学便成为了她们进行自我表达的最为恰当也最为重要的表达方式,中国女性从此结束了被描述
-
论萧观音的文学创作及影响
-
作者:
韩爽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词特色
影响
萧观音
女性文学
-
描述:
懿德皇后萧观音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家,留世作品15篇。她的创作体裁多样,从题材上看主要有三类,且风格各不相同,既真实鲜活地反映了辽朝的社会生活,也形象具体地折射着萧观音的人生际遇。其文学创作不仅印刻着契丹族的风情,而且显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造诣,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她将宫苑文学创作推到了最高峰的同时,也对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创作视角的开阔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
无意识瞬间空白涂抹下相遇的两个半球:论四川作家的女性书写
-
作者:
马云鹤
来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无意识瞬间空白
男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美丽即是对自己身份的叛逃。而很少有人能做到彻底舍弃自己当下境遇,重新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身份。于是大多数人都是在出神的状态下暂时离开自己的真实境遇。我将这种出神的状态定义为无意识瞬间空白,即是对流经自己身上的客观时间不作反应,而仅仅关注内心时间。客观地说,这一直是千百年来,处在社会最底层中国女性的自赎通道。在面对艰辛黑暗的真实境遇时,她们往往选择利用无意识瞬间空白替自己做短暂的松绑,去一片愉悦明亮的所在。这种自赎的方式也是由她们区别于男性主体的敏感纤细观照世界的方式决定的。敏感而富浪漫气
-
在《欢乐之家》寻求女性空间
-
作者:
谢婷婷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欢乐之家》
美国小说
伊迪斯·华顿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欢乐之家》寻求女性空间
-
闻诗闻礼宛从容:顾太清诗词研究
-
作者:
张佩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士大夫化
奕绘
女性文学
顾太清
-
描述:
生活于清代中后期的顾太清,被尊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顾太清才情极高,通诗词书画、爱古玩玉器,她作词既汲取了宋代名家的风韵气度,又糅合个人的阅历才情,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认为是清代闺阁女子学词成就的代表人物。顾太清一生虽处贵族阶层但经历却波折起伏,早年丧夫,含冤被逐,晚年遭受社会动荡,亲友离散,失子夭孙,虽则生活打击不断,但始终未曾放弃对赋诗写词的追求,或许可以说,正是这些不断的磨难拓展了她作品的内涵。顾太清生活的时代,传统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虽则仍然存在,但是相对于前代而言,社会逐渐的开放起来,顾太
-
女性文学阙如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
-
作者:
周淑舫
来源:
2011年教育科学与管理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性别缺失
课程改革
中国古代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但涌现出一批令男性文学家叹服的"扫眉才子",而且以诗、词、文、赋等样式展现出风格各异的艺术魅力。但当下的课程内容框架仍以男性创作为主,有意无意地排挤了女性作家与作品,这既遮蔽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原貌,不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成长,也不利于扩大开放教育的文化交流。
<
1
2
3
...
7
8
9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