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传播——以环太湖流域家族女性为例
作者: 娄欣星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受众   明清   传播媒介   女性文学   传播者  
描述: 明清时期的女性文学经由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过程,逐渐进入到了大众传播的阶段。在传播过程中,女性作者和男性文人共同承担起传播者的角色,合力为女性文学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女性文学的传播主要通过文字传播的形式,以文本型态的两种不同方式,即文本的选择性传播和文本的诠释性传播作为传播媒介,在文人圈和大众圈中传播。家族内外的受众在女性文学的传播中不仅具有接受的行为,还会出现反馈的现象,甚至逆反的心理,对激发和提高传播者的传播热情和促使传播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传播内容有很大帮助。从女性文学在认知、情感、态度以及行为上取
隐性异化、双性同体及性别话语权的文学叩问: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双性视野
作者: 李君玲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少数民族   性别权力   女性文学   文化升格  
描述: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正发生一场学术转型,即从单纯的女性创作评价转向对科学性别理论的建构,意味着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批评话语体系面临革新,其作为同时具有种族、阶级、性别三大属性的文学类型,必须谨防不同维度交叉的研究疏漏与过渡阐释。在此,从隐性异化、双性同体与性别话语权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在概念、方法论、创作观方面的核心命题,探讨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性别价值倚重,两性关系嫁接以及创作理论支点选择的不合理。
浅谈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陈丹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残雪   丁玲   女性文学   发展  
描述: 上世纪末,不少学者就已经揭示了女性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张爱玲、丁玲和残雪等女性作家都成为人们广泛研究的对象,本文从三个典型阶段的代表作家着手,来揭示女性作家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对人的健康发展的重视。
世界文学中的日本女性文学
作者: 白根治夫   邱春泉   来源: 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能   日本古典文学   宗教   欧洲中世纪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日本女性文学始自《万叶集》,那里收录了为数不多的女性歌人的作品。到了平安时代,女性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顶峰,形成了日本国文学的基调。而到了室町时代,就很难发现著名的女性歌人、作者。但是,如果把"艺能"也纳入到"文学"的概念中来思考,就可以发现日本的女性在"艺能"中自始至终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比较了包括"艺能"在内的日本和欧洲的古代女性文学史,指出了欧洲中世纪女性书写和日本古典女性文学与宗教、预言能力以及"艺能"的关系。
论日本明治时期女性文学的浪漫主义
作者: 冒耀祺   来源: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人称   浪漫主义   闺秀文学派   女性文学   明治时期  
描述: 明治时期日本兴起欧美浪漫主义风潮,日本女性作家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在文学上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日本明治时期女性文学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作家勇敢地向自我挑战,大胆表达对爱情和婚姻的自由追求;第二,作家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既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的意义,又间接隐喻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的情感与追求;第三,作品细腻的笔调和娓娓道来的节奏,表现出“闺秀文学派”的特征。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对于生命意识和价值的探寻
作者: 王春梅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价值期待   觉醒   女性文学   自觉  
描述: 伴随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中国女作家首次以女性文学的姿态登堂入室,开始中国女性生命意识、价值探讨的"发声"。这一"发声"便不再中断和停止,形成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连续的独特的女性文学景观,也从中感悟到中国女性对于理想、事业、爱情的追寻,对于生命意识和觉醒,对于本我价值实现的自觉。"五四""觉醒"的女性、新时期"自觉"的女性、今天"实现价值"的女性执著地寻找属于自己"本真"的生命意识和价值期待,这一发展脉络,体现出我国现当代女性生命意识和价值追求觉醒与探索的不断深入及遇到的新的困惑。
2013年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以河南省为例
作者: 李晔   张先飞   来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放区文学   鲁迅研究   左翼文学   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2013年河南文学批评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的外部世界,侧重于版本史料的考证、作家研究以及文学与社会、政治、历史等关系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人物形象、叙述方法、文体结构等文学内部世界。文章以2013年度河南省为例,从史料发掘与文学史研究、鲁迅研究、左翼文学与解放区文学、女性文学等几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年度研究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进行综述。
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女勇士》
作者: 吴雪玉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汤婷婷   创伤理论   华裔文学   女性文学   《女勇士》  
描述: 汤婷婷是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她的成名作《女勇士》展现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面对性别、种族与文化的多重创伤下寻求自我身份的挣扎与探索。该论文准备从创伤理论视角切入,揭示文中华裔女性面临的沉重创伤,及新一代女性走出创伤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告别薇安》:一部个性化的言情小说
作者: 于音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网络文学   安妮宝贝   女性文学   小资  
描述: 本文介绍了作家庆山(原名安妮宝贝)2002年首次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主要从内容、主题、人物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读者们一直探讨的作者文字过于黑暗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小说背后作者所想传递的家庭、伦理道德的理念。
爱的圆满与缺憾——论琦君作品中的传统女性
作者: 吴谷枫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女性叙事   琦君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台湾当代文坛,琦君的作品称得上历久弥新。身为大陆迁台女作家,琦君经历了江南旧式大家庭的盛衰,又在国共内战的时代风云里体味悲欢离合,她对人,尤其是女人的深切关怀,是其作品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母题。琦君一生推崇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她塑造了许多温厚、善良、忠贞,令人心驰神往的女性形象;但与此同时,早年坎坷的经历又赋予她观照女性疾苦,探察女性内心隐秘世界的眼睛,使其笔下的人物更富深度与厚度。本文试图通过解析琦君塑造的女性形象,解读琦君笔下异于同期女性文学主潮的个性经验,以女性主义这一过往不为人注意的视角切入琦君作品
< 1 2 3 ... 6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