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88 条
-
《接骨师的女儿》中鬼魂意象之解读
-
作者:
邓微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谭恩美
《接骨师的女儿》
女性文学
-
描述:
谭恩美是当代重要的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接骨师的女儿》一经出版便备受西方文坛的关注与重视。这部小说凸显了一个关键性因素——外婆宝姨的鬼魂意象,作家正是通过这个意义复杂的能指符号,为身处社会边缘的华裔女性发音,解构了殖民话语的二元结构,并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力量,颠覆了东方主义叙述,完善了女性自我意识,获得重新建构话语空间的自由。
-
浅析"蕉园诗社"研究现状
-
作者:
毕岸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蕉园诗社
研究现状
女性文学
-
描述:
近几年,蕉园诗社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的梳理,从而帮助了解蕉园诗社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创新.
-
浅析新时期文学中“女性乌托邦”的构建
-
作者:
冯琰倬
来源:
青年文学家(B版校园写吧)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构建
女性文学
女性乌托邦
-
描述:
浅析新时期文学中“女性乌托邦”的构建
-
浅析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中的阴性书写
-
作者:
靳毓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国论述
阴性书写
女性文学
《桑青与桃红》
-
描述:
浅析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中的阴性书写
-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观及其根源
-
作者:
张艳
来源:
中文信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女性文学
-
描述:
张爱玲作品中描绘的环境是都市中普通人经常活动的小环境,她的小说多半发生在半封建式的旧公馆里,故事的展开自始至终围绕在"家"的氛围之中.她最擅长通过家里普通物件的描写,表现出阴森凄冷的家庭气氛.她的作品中,除了家外,经常出现的环境是街巷.她的许多作品描写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具有一定的警世作用.这种意识的产生有其社会、家庭以及她自身个性的根源,研究探讨这些问题也有其现实意义.她笔下的都市和现代都市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下,现代都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空前冷漠;符合当今社
-
“女性王国”的建构与崩塌——论日本女性杂志《女人艺术》
-
作者:
李炜
来源:
日本问题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王国
《女人艺术》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人艺术》是1928年7月由长谷川时雨创刊的综合文艺杂志,由于从编辑到撰稿人全部为女性而被评论界批判为“女性王国”。这个“女性王国”的建构,不仅为昭和初期的女性作家提供了发表的平台,将林芙美子等一批新人推上文坛,同时也为日本女性在政治及文化领域争取权利提供了言说的舞台,在昭和文学史及昭和女性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如若围绕《女人艺术》上登载的评论文章及文学作品等主线透视“女性王国”从建构到崩塌的整个历程,不仅可以从中管窥到昭和初期日本女性的精神诉求及社会追求,同时还能勾勒出当时日本女性主义的发展路径。
-
浅析新时期文学中“女性乌托邦”的构建
-
作者:
冯琰倬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构建
女性文学
女性乌托邦
-
描述:
新时期文学中构建“女性乌托邦”的这一思想深受西方文学及女性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但也有着自己所独有的特征。“女性乌托邦”的构建对于当代女性极为重要,但是其中也蕴含着无法完全实现的悲剧,但也不能忽视构建“女性乌托邦”的在当代社会中的审美价值及意义。
-
浅析“蕉园诗社”研究现状
-
作者:
毕岸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蕉园诗社
研究现状
女性文学
-
描述:
近几年,蕉园诗社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的梳理,从而帮助了解蕉园诗社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创新。
-
张洁作品研究综述
-
作者:
杨骥
刘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洁
综述
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两次夺得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女士”,也作为我国首位囊括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大奖的作家,对张洁文学作品的研究历来是我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点。本文拟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角度出发,探究张洁文学作品研究现状及缺失。
-
王安忆和女性文学的对峙与融合
-
作者:
崔佳琪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峙与融合
超越
王安忆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坛上自由创作之风的日益盛行,“女性文学”创作由此掀起一股热潮。而王安忆作为初登文坛的女作家并没有主动迎合女性文学写作潮流,反而在主观上自觉规避女性文学的写作特点,注重对作品文本高境界及深意蕴的扩展和挖掘,但女性作家独有的心理体验和对事物细腻敏锐的捕捉能力,又使其小说文本在客观上呈现出女性文学写作特色。
<
1
2
3
4
5
6
...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