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840 条
-
女性文学审美日常化的合法性和局限性
-
作者:
王春荣
来源:
文学与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法性
审美日常化
局限性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就多元审美观念和理论思潮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审美日常化"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指出女性文学的审美日常化现象"与生俱来",并非新状态;女性封闭的生存状态决定女性写作的审美日常化现象;女性审美日常化合法性的取得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审美探索之旅,它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性别文化权力逻辑,一方面要克服主流话语权力对女性话语的挤压,同时还要克服主体自身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女性审美日常化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凸显是因为大众话语权力的上升以及审美普泛化思潮的影响,它从性别文化的视角印证了后现代语境文学审美的多种可能和审美品质的分
-
文学研究的两个有效范畴:“女性”和“乡土”:林白创作变化为个案讨论
-
作者:
许斌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转变
乡土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世纪初,作为“女性文学”代表的女作家林白先后推出《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两部作品,投身外部乡土世界,这一创作变化引起诸多关注。本文试图结合这一转变个案对“女性文学”、“乡土文学”这两个具有历史发展痕迹的概念进行阐述和梳理,在明确林白创作转变意义的同时,归纳出“女性”、“乡土”等研究范畴的意义和局限所在。
-
底层书写中的乡村、女性与信仰——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小说创作论析
-
作者:
白亮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底层立场
回族文学
马金莲
女性文学
-
描述:
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一直生活和工作在“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她的作品植根于民族本土,始终充满着对乡村的温情注视和讲述,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挖掘生老病死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深微的经验,通过灵秀隽永的语言叙写人在琐细的日常生活中温润的人性。某种意义上,这些文字可谓是其生命体悟和心路历程的自传式映现。将马金莲的小说放入地域文化传统中进行对读,观察一个作家的乡村经验、精神信仰、底层立场和文学观念之养成,正是本文的目的。
-
《小妇人》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妇人》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美国女性文学始于19世纪40年代,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奥尔科特的小说《小妇人》是美国女性文学的经典作品。女性意识是解读女性文学的金钥匙,它永恒地存在于女性文学中,并随时代发展而孕育不同的思想意蕴。本文试图从女性意识的视角出发,解读《小妇人》这部女性文学经典,倡导女性独立自强,公开反对财产婚姻观,主张建立于彼此相爱基础上的婚姻关系,这些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当代俄罗斯的女性主义运动与文学的女性叙事
-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女性主义
女性叙事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主义运动与女性文学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当代俄罗斯的女性主义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第一个阶段;"重建"时期和后苏联时期的第二阶段。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也经历了由前期发散感情、表达欲望的热潮逐渐到后期冷观生活、深化自己的"性别自觉"和"话语自觉"过程。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成为这一文学的鲜明特征。而"想象女性""讲述女性""自我叙事"成为女性叙事的3个主要形态。
-
唐宋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原因
-
作者:
汪艳菊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宋
女性文学
发展
-
描述:
女性文学是我国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阶段。简要概括我国唐宋女性文学的概况,具体分析了唐宋女性文学发展的原因。
-
中西方女性文学发展之比较
-
作者:
宁大治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女性文学
发展
-
描述:
西方的女性文学与中国的女性文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仔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女性文学.本文按时间顺序,分析了两者的发展及其关系,并对女性文学的发展做一研判.
-
女性文学的精英主义文化症候
-
作者:
陈凤珍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文化症候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当我们回顾女性文学20多年的发展历程时,不难发现,女性文学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但是,当我们着眼于发展,在首肯一切女性文学创作实绩的同时,则更倾向于探测其创作过程中浑然不觉的感性的情绪化的成分。必须认识到,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已陷入误区。目前,女性文学正面临着进步过程中自我反省的困境与危机,暴露出女性文学的一些时代焦虑。探讨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中所陷入的误区和显现的精英主义文化症候,具有重要的学术前沿意义和现实实践意义。
-
沈宜修的诗情禅意与生命嬗变
-
作者:
戴菁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文学
沈宜修
《鹂吹》
女性文学
-
描述:
晚明才媛学佛参禅之风颇盛,吴江沈宜修为其中佼佼者.出身于佛教渊源深厚的科甲门第,闺阁时期,沈宜修深受家族禅风熏陶,并倾心诗文.于归初期,因受婆母压制,她无奈搁笔,转而究心内典.夫君叶绍袁中举后,她潜心习禅,引领叶氏诸女庭闱唱和,以诗文述佛理,表禅境.生命晚期,至亲接连离世的悲剧人生体验使其诗文呈现出对世间亲情的迷痴,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生死的超越.
-
行走在边缘:女性文学的发展及其时代语境
-
作者:
徐丽君
来源:
当代小说(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窘境
身体写作
消费文化
女性文学
-
描述:
五四文学革命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文化氛围,最初的女性文学开始萌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我国经济文化呈现开放宽松的格局,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译介到国内,对我国的女性文学有较深的影响。90年代,随着商业进程的全球化,中国女性文学一度出现了高潮,令人们欣慰的同时,女性文学也走入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窘境,也引发了人们深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