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840 条
-
女性的自我救赎和救她:从夺得话语权的"身体写作"到为大众服务的"去精英化"
-
作者:
周怡彤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底层女性
去精英化
女性文学
话语权
自我救赎
-
描述:
"身体写作"是女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去精英化"写作也已经成了题中之义.本文旨在从女性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两方面,探讨女性文学从最初争夺话语权而到最后真正走向成熟的正确方法和应走之路.
-
女性意识表层的觉醒——论20世纪初的女性文学
-
作者:
彭彩云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性意识
中国
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人物形象
20世纪初期
-
描述:
诞生于20世纪初即五四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显然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论到20世纪初一批知识女性大都留学国外,接受现代新思想,没有这样一批受过传统教育又接受了现代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便没有中国现代的女性文学。但应当看到,中国的
-
当代女性文学热点透视
-
作者:
胡辛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建构
母女关系
私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姐妹情谊
审丑意识
-
描述:
当代女性文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坚实的文化存在 ,但同时也是一个虽然美丽却又斑驳繁复的文化探险领域。在一个强大的父权审美机制下进行写作的文学女性 ,保持着自身独异的精神气质和哲理思辩意识 ,以女性敏感而幽闭的心灵在“沉默”中顽强叩击“世界”与“历史”的真相 ,以“清丽而越轨”的笔致书写出属于“女性”独有的身后那段被男权文化驱逐压抑着的历史处境和现实的生存困境。穿越女性文学异彩纷呈的外部表象诸如“私人化写作”、“审丑意识”、“文化建构”、“姐妹情谊”、“母女关系”等等 ,思索考察作为当代一
-
不容忽视的独特存在:新疆当代维吾尔族女性的创作
-
作者:
古丽巴哈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妇女文学
维吾尔族
新疆
少数民族文学
创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维吾尔族女性文学”应为“维吾尔族妇女文学”,强调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存在。关注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即为关注新疆文学,关注新疆文学即是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
-
朱淑真诗词接受史解析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传播
伦理
女性文学
朱淑真
诗学
-
描述:
朱淑真是我国宋朝与李清照齐名的著名女诗词作家,其诗词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文学的特征。但在对其作品的选择和接受上受封建伦理观、传统审美观以及受众的男性视角等影响,接受史较为曲折复杂。 朱淑真是继李清照之后的宋朝著名女诗词作家,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其诗词“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魏忠恭《断肠诗集序》)。但相比李清照,淑真的接受史却曲折复杂得多。直到当代,高校通用教材版本,从20世纪60年代的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到90年代末完成的袁行霈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对她只字不提
-
女性世界的迷宫——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现代意识解读
-
作者:
顾梅珑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奥地利
《钢琴教师》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小说
耶利内克
-
描述:
女性文学的出现本来就是新时代的一场革命,正如法国女权主义代表人物艾莱娜*西苏所认为的那样:"只有通过写作,通过出自妇女并且面向妇女的写作,通过接受一直由男性崇拜的言论的挑战,妇女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①虽然当下女性写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然而当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夫丽德*耶利内克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她那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作品和语言的确触动了人性之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经.<钢琴教师>作为她的代表作,更是以其诡谲丰富的语言构建了女性世界的迷宫,深入揭示了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状态.
-
关于“女性文学”界说的理论辨析
-
作者:
邓云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观念
形象
作家
题材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从文学史、女性社会学和当前女性文学发展趋势等角度对“女性文学”的数种界说进行理论辨析,指出“女性文学”界说众说纷纭的原因及对女性文学发展的影响。
-
女性文学文本特征的基本范畴界说
-
作者:
刘雪峰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界定
女性意识
特征
文本
女性文学
视角
-
描述:
女性文学文本的界定问题是女性批评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女性的文化特征来看,就是要从多方面的文化作用中去把握女性意识的特殊和独立性,从而对女性文本作出文化上多层面的说明,要确定什么是女性文本,首先要判定女性意识,立场和视角,其次要结合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语言特征进行辨析,再者是要在文本的主题里揭示属于女性的独特的东西,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对女性文本作出较为科学的判定和说明。
-
论黄碧云〈无爱纪〉之情欲主体建构与母职解构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华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职
香港文学
黄碧云
〈无爱纪〉
情欲主体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论黄碧云〈无爱纪〉之情欲主体建构与母职解构
-
颠覆、解构与超越——西方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文学本质探微
-
作者:
宋桂珍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复合体
超越
颠覆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是女权运动的文化成果 ,经典的西方女权主义是以社会性别论为其理论起点的 ,颠覆与解构男性中心主义是其主要的内容和目标。而中国的女性文学理论及其创作是对西方女权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它是多元的 ,开放的 ,是女性与人性、个人与社会的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