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私小说”中的生活世界
作者: 曲英娟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性特质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自由恋爱  
描述: 较之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学,日本文学无疑具有鲜明的女性特质和女性写作传统。从时间的脉络上看,女性文学蔚为大观,是文学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出现了三次高峰。首先是平安朝的紫式部和清少纳言;其次是以明治时代的通口一叶、谢野晶子为代表的创作群体;第三次高潮则是延续至今的当代女作家创作热潮。①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当代文坛,女作家以其独特的性别立场和敏锐的观察视角,构成了与男作家平分秋色的文坛风景,实现了自我发声的可能。
从游览词看太清词的某些艺术特质
作者: 刘立杰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词人   游览词   女性文学   顾太清   太清词  
描述: 明清两代是女性文学颇为繁兴的时期,仅以词名家者便指不胜屈,满族女词人顾太清就是其中特为杰出的一位。太清作品颇丰,现存词三百多首,集中涉及怀人、咏物、题画、交游、节序、游览、哲理、咏史、写怀、述景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她开阔多变的创作视野。而从艺术风格来说,太清词一反大多数女性词的柔婉纤丽,重视气格的峻拔与境界的高浑,展示出深稳沉着的大家风范。由太清的诗词诸作可以看出,她虽是女子,个性里却带着古代女性少有的俊爽洒脱,交游广阔又阅历丰富。尽管平生遭际坎坷,然始终不改其坚强豁达的本性,而这些也都一一反映在她的词作中
自我、空间与文化主体的流动/认同-以女词人吕碧城(1883-1943)的散文为范围
作者: 罗秀美   来源: 兴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认同   吕碧城   女性文学   近现代文学   文化主体  
描述: 自我、空间与文化主体的流动/认同-以女词人吕碧城(1883-1943)的散文为范围
女性文学:狂欢于“私人化”写作的坚冰上
作者: 孙秀昌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人化”写作   意义   局限   女性文学   出路  
描述: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私人化”写作,有其合法的本土语境和全球语境。它的出现,推动了文学的多元发展,丰富了文学的话语表达,更新了文学批评观念,拓宽了意义生成的空间,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但由于“私人化”写作不断向“欲望化”、“肉身化”滑落,导致了审美价值的畸变,并陷入商业操纵和男性窥视的双重陷阱,从而走向了女性解放的反面。
伸向窗外的绿叶——从张翎、项小米近作看女性写作的新走向
作者: 张懿红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翎   项小米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描述: 说真的,1990年代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女性写作曾经让身为女性的我深恶痛绝,无论林白、陈染、徐小斌等人的所谓"个人化写作",还是美女作家们更火爆的躯体写作,都把女性意识局限于日趋狭小的个人体验、个人生活的空间,使女性文学沦为城市小资女性的自慰行为,丧失了文学关注世道人心、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也丧失了女性独立人格的尊严--女作家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自当更清楚地认识到智慧、思想、理性对女性命运的决定作用,而不是一味自怜自爱地挖掘那一点点有限的生命(身体)的疼痛与快感,以发现女性性别自我的名义取悦主宰世界的第一性
黑人“妇女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紫色》
作者: 李敏杰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紫色   种族歧视   黑人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创作的小说《紫色》以其新颖的主题构思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题及其社会意义,并分析了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创作手法以揭示其主题的。
“女儿”的余音不断:论析徐钟佩的长篇小说《余音》
作者: 王勋鸿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余音   徐钟佩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台湾文学  
描述: 生于五四时期的台湾五六十年代重要女作家徐钟佩,其写作风格却迥异于同时期其他闺秀文学女作家,她以"中性文体"见长,开掘了五十年代台湾女作家研究的书写特质,本文以其唯一的小说《余音》为研究文本,从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角度定位徐钟佩及其文学作品,还原五十年代女作家书写的多元丰富性。
来双扬形象的时代特征——兼谈女性文学创作视角
作者: 胡光璐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视角   生活秀   时代特征   来双扬   女性文学  
描述: 论文从来双扬对事业、知识、价值、情感以及对待困惑的态度,分析了电影《生活秀》中 来双扬形象的时代特征;并结合当前女性文学创作现状,呼吁女性文学创作要有广阔的时代视角。
追寻爱的轨迹——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情爱描写回眸
作者: 赵文辉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爱描写   灵肉合一   觉醒   张扬欲望   女性文学  
描述: 文章对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情爱描写进行了回顾。女性作家们从情爱欲望的觉醒告白到性爱标准的理性思考,从女性生存困境的拷问到女性本体意识的探寻,虽然追寻尚无结果,但她们毕竟是在一步步地实现美妙纯真、灵肉合一的爱情。
性别文本与政治文本:女性文学的双重书写: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研究系列之(4)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政治文本   女性文学   性别文本  
描述: 女性文学所蕴涵的政治文本与性别文本,分别倾向于政治意识与人本意识,这是文学的基本属性,因为文学的美学价值虽然重要,但文学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显而易见。因此,女性文学的双重书写是必然的现象。同时,女性文学的发展有赖于创作主体和批评主体对双重书写的认识,只有在这一理性认识之上,才能促进女性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 1 2 3 ... 143 144 145 ... 282 283 2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