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文学视野下的鱼玄机诗歌研究
作者: 张雪梅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历史地位   女性意识   鱼玄机   背景   女性文学  
描述: 鱼玄机作为晚唐一位具有较高文学素养,命运多舛而短暂的女冠诗人,历来受到人们的争议。她受尽了人生的磨难,却依然叛逆而自我的表达着;她经受了爱人的嘲弄,却依然独立崇仰着她美丽的爱情;她生活在相对开明和自由的大唐时代,却依然承受封建桎梏的摧磨,但与封建势力相比何其弱小的她毅然选择了用坚强之心书写自己的感情、生活、灵魂,用最真实的声音记录下了自己。她存留的50首诗歌给后世留下了解读唐代女性生活、情感及命运状况的宝贵资料。近二十几年来对鱼玄机诗歌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无论是诗歌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方面的研究,都呈现出
成长‧离散‧性别:於梨华小说主题研究
作者: 吴乔欣   来源: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成长   性别文学   留学生文学   离散   於梨华   女性文学  
描述: 美籍華人女作家於梨華一生致力於小說創作,即使已八十高齡卻從未停筆,她的成就有目共睹。在文壇上不僅有「留學生鼻祖」之稱,其寫作的題材之深廣及其對社會事件的關注也為其小說注入許多人性關懷的元素。她的創作也如同她的人,直接、爽朗、不拐彎抹角而且感情豐沛,總是讓人樂於挖掘並且欲罷不能,這正是她小說的魅力所在。本論文嘗試從「成長」、「離散」、「性別」這三個主題去討論於梨華的小說,分成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介紹本論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及文獻探討。第二章:作家於梨華及其創作。詳盡的介紹於梨華家世背景及其經歷
明清两代汾湖望族与文学研究
作者: 陆洁栋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文化   著姓望族   文学创作   文学成就   汾湖流域   明清两代   女性文学  
描述: 明清两代汾湖望族与文学研究
美国女性文学史的开山之作:论肖沃尔特的《她的同性陪审团:从安妮·布雷兹特利特至安妮·普鲁克斯的美国女性作家》
作者: 金莉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她的同性陪审团》   肖沃尔特   文学传统   文学史   女性文学   评审团  
描述: 在这部涵盖了美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全过程的开山之作中,伊莱恩.肖沃尔特梳理了250位女性作家在三个半世纪中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作者以女性作家与文学市场的关系为脉络,勾勒了女性作家从被评判到进入文学陪审团的艰难道路。这部大气磅礴的文学史无疑是对于长期以来文学史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所进行的矫正,也必将对于展现美国文学发展的全貌起到重要作用。
朱淑真诗词接受史解析
作者: 朱春俐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传播   伦理   女性文学   朱淑真   诗学  
描述: 朱淑真是我国宋朝与李清照齐名的著名女诗词作家,其诗词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文学的特征。但在对其作品的选择和接受上受封建伦理观、传统审美观以及受众的男性视角等影响,接受史较为曲折复杂。
不容忽视的独特存在:新疆当代维吾尔族女性的创作
作者: 古丽巴哈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妇女文学   维吾尔族   新疆   少数民族文学   创作   女性文学  
描述: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维吾尔族女性文学”应为“维吾尔族妇女文学”,强调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存在。关注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即为关注新疆文学,关注新疆文学即是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
朱淑真诗词接受史解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传播   伦理   女性文学   朱淑真   诗学  
描述: 朱淑真是我国宋朝与李清照齐名的著名女诗词作家,其诗词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文学的特征。但在对其作品的选择和接受上受封建伦理观、传统审美观以及受众的男性视角等影响,接受史较为曲折复杂。 朱淑真是继李清照之后的宋朝著名女诗词作家,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其诗词“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魏忠恭《断肠诗集序》)。但相比李清照,淑真的接受史却曲折复杂得多。直到当代,高校通用教材版本,从20世纪60年代的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到90年代末完成的袁行霈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对她只字不提
读亦舒,浅谈女性文学
作者: 王珑廷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文学作品   亦舒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女性主义意识   传统文学  
描述: 以前,很少有以女性作为写作主体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通常把与世抗辩作为一种写作姿态,那种与世抗辩的姿态也改变了女性形象在传统文学中的缺席地位,而"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概念在我国评论界出现于80年代后半期,90年代大量使用.
从“倾城”中崛起的女性文学
作者: 杨召霞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流苏   女性意识   香港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倾城之恋   男人   原罪意识  
描述: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
琪客文学:新一代的女性文学
作者: 张瑛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   女性主义小说   女性小说   女性主义者   时尚杂志   女性文学   年轻女性   单身女性  
描述: 琪客文学是近二十年在英美文学界新兴的女性文学流派。此类书籍由年轻女性作家所写,定位于年轻女性读者,由于在英美俚语中,人们通常将年轻女性戏称为"琪客"(原文为
< 1 2 3 ... 11 12 13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