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579 条
-
论女性文学“裸奔突围”叙事情结的生命意蕴
-
作者:
张鹏飞
来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裸奔叙事
话语情结
生命意蕴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叙事情结始终呈焦虑态,显出对现实生活中坚挺的男性中心话语的柔软无力。为此,女性作家群体被迫无奈地转向寻觅自我的身体、内心、性灵,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文学演义业已突破了男性文化霸权的困境,反而是过多彰显了女性自我灵魂的分裂、搏斗和挣扎。可见,中国女性文学似乎总是在刻意突显女性长期被遮蔽的情欲渴盼,肆虐袒露女性隐秘的本能欲望,张扬个人化的性爱自慰体验,从而始终洋溢着女性主义文本叙事的生命意蕴。
-
浅谈民族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影响
-
作者:
木志宏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影响
女性文学
云南少数民族
-
描述:
云南拥有多样的民族语言资源,境内26个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社会发展历史,本文从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阐述了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诞生、发展及产生的深远意义.
-
浅谈文学经典作品《源氏物语》
-
作者:
常晓霞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源氏
《源氏物语》
人物塑造
女性文学
-
描述:
平安时期的女作家都善于从琐碎的生活中下笔,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感受,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不仅成了物语文学风格的巅峰代表,而且是女性文学的集大成者。紫式部开拓了女性文学描写中反映现实的新空间,她用手下的笔反对了男权主义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她将被压迫的痛苦转化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动力,使作品富有时代背景的感染力和张力,而出现的《源氏物语》则充分地融合了女性学者的缠绵细腻、婉转哀伤的特征,极大地丰富了文学中阴柔的魅力
-
女性文学的阙如与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
-
作者:
周淑舫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古代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当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框架建构上仍是以男性创作为主,有意或无意地排挤了女作家与女性作品,这不仅遮蔽了古代文学的原貌,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
女性突围后的别样风景——解析海男在系列云南作品中对性别身份藩篱的突破*
-
作者:
王蕾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云南作品
海男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采用女性文学、叙事学作为主要研究方法,重点阐释海男立足于地域关照,在系列云南作品中突破性别身份桎梏,转而关注普遍人性的种种努力,解析海男的写作对云南女作家的有益启迪。
-
女性在都市成长中的自我坚守与迷失:兼谈女性文学概念界定的重要性
-
作者:
孙晓燕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
现代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概念的界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文学创作的方向,体现着女性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着眼于现代女性意识的自觉,话语的自觉以及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三个方面,对《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和《上海宝贝》中的倪可两类女性在都市中各自的成长进行分析,并对何为真正的女性文学创作进行了辨析。
-
论大众传媒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的关系
-
作者:
王欣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
大众传媒
女性文学
双刃剑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从宏大叙事的价值观转向个人化、私人化,女性主义文学得到迅猛发展,堪称是女性文学思潮的绚烂期,同时也是大众媒体逐渐占据社会主流话语地位的时期。以图书、杂志、影视、网络四种大众媒体主将与女性文学的关系为例,以发掘它们在推动女性文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
身体与歌——20世纪90年代后女性文学新话语
-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
歌
女性文学
新话语
-
描述: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女性文学倾向出现变化 ,产生了新话语 ,这是以思想解放的大潮为前导的 ,受到了西方女性写作和阅读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作家们把女性身体之美放进了审美空间 ,对其自我表达有着双重笔墨 ,找到了一种审美关系 ,形成了有独特风格的女性性别语境
-
欢舞性灵:女性文学“身体文本”叙事模式的生命旨趣
-
作者:
张鹏飞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话语
女性文学
身体文本
生命旨趣
-
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艺苑20世纪90年代亮丽登场的女性作家,努力探寻业已被社会传统的群体经验所压抑、遮蔽、篡改的真实的私密空间,试图解析麻痹持久的性别与话语的权力结构及性别冲突;并重新哲理性地掌控人类的生存状态,从而始终张扬着女性文学身体文本叙事模式的生命情趣。
-
关于女性学课程的思考及女性文学教学实践
-
作者:
钱虹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课程
女性文学
思考与教学
-
描述: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女性学”的研究随着女性主义思潮全球化的传播已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开设这方面课程的高校已越来越多。“女性文学”作为同济大学女性特色系列课程之一,具有特殊的性别文化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力图彰显20世纪女性文学的独特风貌及其女作家的创作优势与风格特征,并立足于教材编撰与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