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理解狼
作者: 李映红   来源: 文学界(原创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解   女作家   文化语境   人类社会   寓言   动物园   故事   女性文学   老虎   精神  
描述: 同男作家相比,女作家更擅长审视内在情感世界,关注自身精神境遇,因而,她们的作品也更具善意、更富同情心,同时更追求一种纯粹和完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复杂的文化语境给女性文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她们的创作实践得以在多个向度上展开,她们的创作也就更加丰富多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湘潭市女子作家协会应运而生,可谓生逢盛世矣。于是,我们特辟此小辑,让这个协会主席团的六位主将靓装出镜,闪亮登台。———易清华
灵魂的栖息与永远的跋涉
作者: 顾艳   来源: 青岛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先生   灵魂   中国文学   栖息   评论   文坛   小说集   作品   文学观念   女性文学  
描述: 陈骏涛:灵魂的栖息十年前,由方方介绍我认识了陈骏涛先生。那时的陈先生正在主编一套后来在文坛很响的《跨世纪文丛》,我的小说集《无家可归》,最早想参加这套丛书。但自我从美国伯克利加大访学回来后,却被云南人民出版社列入了《她们文丛》。虽然我没有在陈骏涛先生主编的文丛出过书,但他依然把我视为他的学生。因此,我们断断续续有了长达十年的交往。第一次与陈骏涛先生见面.是他推荐我参加了1998年9月在北京与承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上。初见陈骏涛先生,只觉
是女性文学还是“写性文学”
作者: 王建琳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197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无雨之城》   性描写   女性意识   社会主义   开发区   性行为   作品   女性文学  
描述: 是女性文学还是“写性文学”王建琳关于什么是女性文学,文学界的许多人士下了许多的定义和阐释。或曰:女性作家共同创造的语言艺术世界;或曰:以女性作家为群体以描写妇女为主要对象的文学;或曰:以形象客观反映女性生活的作品皆称为女性文学。这里不想就其定义作出探...
对陷阱中人类生活的探究:斯好小说解读
作者: 薛南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追问   追求   内心   散文创作   探究   荒诞感   女性文学   小说   生命意义  
描述: 斯好早期的散文创作总是带着脉脉温情去描画生活和大自然,表现对爱和美的追求。但进入90年代之后,其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现实的平庸委琐、人性的冷峻严酷的感受取代了她先前对爱和美的不懈追求。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存在的荒诞感,对“我”是谁的反省,对个人内心的审视,成为她创作的主题——如果说对自我的关注甚至爱怜是90年代女性文学的基本倾向,那么,从对生活的积极肯定到对生活的怀疑和质询则构成了斯好的风格个性。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评的不足之处
作者: 贾春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性别抗争   女性意识   中国   婚姻   家庭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  
描述: 杨剑龙在《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撰文指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评缺乏中国的理论与话语。由于东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文学本身的不同,出发点、立足点亦不
理想人格:女性文学的美学内涵
作者: 彭子良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危机   美学内涵   女性意识   评论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问题   理想人格   女性文学   发展趋势   语言学  
描述: 凡关心女性文学的人都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女性文学创作正在悄然消失,另一方面关于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评论却热热闹闹、沸沸扬扬。有人甚至认为在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批评热后会出现女性主义批评热。我们且不管是否会出现这种批评热,单就目前的评论现状、评论气氛来看,它的热度就与女性文学的创作实绩,尤其是发展趋势不相称。张洁的《他有什么病》和谌容的《减去十岁》已经没有了对女性问题的着意思考,而张辛欣的创作也大有改弦易辙之势。对此,我们应该思考,这是女性文学由于自身的伴生性危机而带来的消亡呢,还是由外来因
新时期的女作家和女性文学
作者: 盛英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报告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观   女作家群   爱情题材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传记文学  
描述: 新时期的女作家和女性文学盛英在改革开放、现代化浪潮席卷中国大陆的今天,女性文化浪潮方兴未艾,新时期女作家群的崛起以及女性文学的发展,正是这股澎湃的女性文化浪潮最突出的部分。新时期女作家群同历史上女作家群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两大特色:第一,“五世同堂”...
近年马华女性文学的几个特征
作者: 张亚萍   来源: 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   女性作家   女作家   中国大陆   马华文学   马来族   民族文化   华人妇女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主要以八十年代以来的马来西亚华人女性作家群为研究对象,从她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具有的文化特色、特殊的创作环境以及作品的内容、艺术风格等几方面初步探讨马华女性文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简述
作者: 荒林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研讨会   当代中国文学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   女性写作   文学研究会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简述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子文学》杂志社和首都师范大学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于1995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北京首次召开的当代女作家作品研讨会,有来自全...
新时期藏族女性小说发展轨迹
作者: 亚嬉   来源: 民族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文学   新时期   发展轨迹   中国文学   女性小说   女作家   藏族地区   美与丑   女性文学   短篇小说  
描述: 1980年,甘肃藏族女作家益西卓玛的短篇小说《美与丑》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由此掀开了新中国藏族文学史上女性文学崭新的一页。由于历史上藏族地区文化发展的独特性和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在解放以前,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位比较有名的女性作家。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以其充满活力的姿态照耀着刚刚从寒冷的季节走出来的人们的心灵。藏族文学也渐渐成为了中国文学关注的亮点,在藏区那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特色纷呈的传统文化和风格独特的藏族作家作品,还出现了一支初出茅庐却很有活力的创作队伍,他们用风格各异的笔法,向
< 1 2 3 ... 215 216 217 ... 256 257 2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