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乔叶小说:小叙事与女性成长
作者: 刘军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叶小说   小叙事   女性成长  
描述: 作为"70"后作家群体中的一员,乔叶近些年来创作成绩丰硕,她选取小叙事的基本叙事路径,恪守基于百姓生活的日常风情的叙事伦理。烟火味的渗入以及女性人物心理场建构,是其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而乔叶真正的突破却在反映女性成长系列小说方面,她的关于女性心理内生长过程的小说,构建了当代视域下中国小说的一个独特景观。
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成长故事
作者: 严璐璐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熟少女   两性   女性成长   知识女性  
描述: 当代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的浮出,使得有关女性的个人经验甚至女性成长故事得以充分展现,而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为这类叙述提供了颇为独特的范例。她笔下的乡镇少女的成长系列与都市女性涉世序列,书写了女性成长轨迹中的创痛与不安、困境和欲望。
穿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当前女性家族小说创作的回顾与分析
作者: 潘晓生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女关系   历史   女性成长   女性家族小说  
描述: 从历史文化时空中对当今的女性家族小说创作进行探索,将作品中描写的那些隐秘的、为人们所忽略的、甚至有意遮盖的生活内容的意义揭示出来,发掘出它们试图寻找的女性历史的真相,有助于深化对当今女性文学的认识。从女性的角度重新解读历史,可以充分认识作品所展示的女性成长史中包含的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
《小妇人》:关注女性成长
作者: 黄然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妇人》   主体意识   女性成长   女性文学  
描述: 纵观中外文学史,男性成长小说比比皆是,与对男性成长的过分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女性成长的忽视,由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无视、不尊重与不理解,也很少有人去关注女性成长。而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引导人们去关注女性的成长,走进成长中女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而关注整个女性群体的成长、身体的成长和自主意识的增长,从而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构建女性话语模式和女性文学,带领女性走向独立与自由。
“灰姑娘”式女性成长:《桃之夭夭》和《曼斯菲尔德庄园》比较分析
作者: 沈忱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灰姑娘   女性成长   女性主义  
描述: "灰姑娘"是女性文学中历史悠久的主题,而女权主义运动在20世纪风起云涌,世界各国的女性主义流派都发出了自己的呐喊。本文通过比较《桃之夭夭》和《曼斯菲尔德庄园》这两部小说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成长过程,解读了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相似的女性主义思想,而她们的女性主义思想对当代的女性主义发展有新的启迪。
女性成长 自我实现―析简妮•克洛福德的女性成长历程
作者: 林文静   来源: 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斯顿   自我   女性成长   女性主义英雄  
描述: 赫斯顿的《他们仰望上苍》是美国非裔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文本中女主人公简妮•克洛福德的三次婚姻以及最终茶点之死引起不少学者的研究及争论。本文主要从女性成长小说的角度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简妮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而且成了一名女性主义英雄。
三十年破茧为蝶路论张洁小说中女性婚恋观的嬗变
作者: 贾冉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洁   女性成长   婚恋观嬗变  
描述: 张洁作为新时期文学不可忽略的女作家,自70年代末创作伊始,关于她的作品和创作风格的研究一直争议颇多,随着张洁创作风格的不断转变,对张洁的研究也呈现出热、冷、热的变化曲线。张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在不断重新被人们定位。现在年过七旬的张洁依然在用自己的笔不断地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纵观张洁三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不难发现女性婚恋主题是张洁创作一直追寻的主题,这些婚恋题材的创作构成了张洁女性婚恋小说创作的完整序列。透过这一系列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张洁对爱情、婚姻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追问。跟随张洁思考的足迹,解读张洁
女性成长之旅:考琳·麦卡洛《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崔筱溪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荆棘鸟》   女性成长   女性主义  
描述: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该小说出版于1977年,一经问世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和十大经典时代作品之一。《荆棘鸟》是一部气势宏伟的家世小说,讲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是一个以爱和命运为主题的凄美爱情故事。小说中四位女性人物不同的命运和经历成为澳大利亚女性成长与解放的真实写照。女性从沉默到觉醒再到成熟的艰难历程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本论文就试运用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对小说所反映出的这一艰难历程进行分析。论文共包括五个部
欧茨小说中女性成长主题的功能文体研究
作者: 王伟   来源: 济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功能文体学   女性成长  
描述: 美国当代著名女小说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自1963年《北门边》发表,五十多年来笔耕不缀,一直活跃于美国文坛,至今获得了许多重要文学奖项和两次诺贝尔奖提名,其非凡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她的作品涉及多个主题,如暴力,死亡,城市动乱,成长等。其中,成长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妈妈走了》和《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作为近年来成长小说的代表作,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不同时代美国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成长轨迹。以往的研究都是从成长小说的文学视角来分析里面的女性
莫里森作品中的女性成长研究
作者: 周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成长小说   女性成长   女性主义  
描述: 成长小说作为文学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重点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以及他们在建立文化身份和获取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所遭受的磨难,并致力于探讨主人公道德与心智的发展。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主要小说描述了黑人女性人物的成长经历,并从文化的深层内涵来解读她们所遭遇的挫折与不幸,揭示了在白人主流环境下黑人女性努力认识自我、寻找和确立个人身份的心路历程。因此,从成长小说及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托尼莫里森笔下一众女性的成长,是深入了解莫里森小说的一个契入点。本文选择了莫里森三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即《最蓝的眼睛》、《秀拉》、《恩
< 1 2 3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