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铁凝小说中女性形象“审丑化”变迁的美学探析
作者: 杜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铁凝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新时期至今,铁凝共发表短篇小说约六十余部,长篇小说四部,中篇小说十二部。铁凝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觉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纵观铁凝创作的整个过程,不难发现作家对女性形象的书写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转变,从对女性美的赞扬与讴歌到对女性丑的描摹与揭露。在这种由美及丑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作家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冷峻思考和深切关注。本文从“女性形象”入手,分别以聚焦对象、女性对照组、女性意识及人与环境关系为切入点,对女性形象的审
9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赵铭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   女性形象  
描述: 目前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占据了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主要是因为其不断臻于完善的艺术形态和不断深化拓展的创作内涵所指,特别是塑造了一大批极具影响力的电视剧女性形象。但是反观与此相关的研究则不具系统和不够深入,本文拟从纵向上分三个阶段对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女性形象与意识进行变迁轨迹的探索,横向上从三个维度比较各个阶段女性形象塑造与意识的不同,并从两个层面分析女性形象塑造对现实的影响。最后阐释女性形象塑造的深层意义,提出与展望女性形象塑造过程中的价值整合实践的可能途径,以求对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健康发展和现实层面的
活在大宅门里的女人们:试论《大宅门》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冷妍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宅门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大宅门》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作家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从主观及客观等方面,多角度地探寻人物的成长历程、性格特质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在本篇论文的第一章“现实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中,简要介绍导演郭宝昌的出身及人生经历,分析其成长的独特性,追溯《大宅门》中多位艺术形象的原型。通过整理白景琦的生平,透视其对大宅门中诸位女性形象的深远影响。《大宅门》是一部以男性视角为叙事主线的作品,但在这个硕大的舞台上出现了多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其地位甚至只次于白景琦,她们的存在至关重要,依靠着各自的唱念做打,不
近代女性期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理想(1904-1917)
作者: 董博宇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近代女性期刊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1903年,马君武将女权概念引入中国,与当时国内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高度吻合。随之,创办妇女报刊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园地。据不完全统计,1898年到1917年间出版的妇女报刊,约有50余种,除《女学报》之外,还有《女子世界》、《中国女报》、《中国新女界》、《香艳杂志》、《妇女杂志》等影响较大。这些报刊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对妇女解放、男女平权、兴办女学、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界对于近代期刊的关注,还更多地集中于政治、历史、新闻传媒、人物传记等方面,这些期刊中专门设置的小说栏目,极少得到关注
李安电影中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作者: 苑娜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李安   社会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走向世界的征途中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为中国夺得了许多世界级别大奖。李安作为其中的姣姣者,两次获得奥斯卡奖,全球奖最佳导演,两个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两个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他的作品无论商业票房还是艺术口碑都取得了世界级的赞誉,成为唯一一位问鼎奥斯卡奖的华人导演。近年来对李安电影的研究日益增多,而电影中女性人物作为李安电影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她们的形象塑造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比较少,尤其是从女性意识入手来探讨的更不多见。当下“女性研究”(women studies)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同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傅桂香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曼斯菲尔德庄园》   女性形象  
描述: 《曼斯菲尔德庄园》作为简·奥斯丁特定时期的作品,它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和简·奥斯丁的其他作品比较而言,本书情节更为复杂,突发性事件更加集中,社会讽刺意味也更加浓重,更能代表简·奥斯丁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成就。笔者通过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文本细读,探讨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强烈的女性意识,系统展开论述简·奥斯丁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从而凸显《曼斯菲尔德庄园》在简·奥斯丁女性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再次肯定简·奥斯丁为建立一种女性写作传统而作出的开拓性贡献。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体分为三
中国当代女性电影审美解读
作者: 李红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美学基础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媒介,依托画面、声音来展示生活,塑造人物形象,它承载了许多的社会责任。自电影诞生以来,就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影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就说过:“电影是女性的艺术。”作为重要女性艺术的电影,应该吸取后现代文化的养分,颠覆传统男性电影中女性的空洞形象,确立女性艺术的新地位。本文将女性主义电影放在美学的范畴内进行分析,分析女性主义电影的美学基础,探讨女性电影的美学特征。同时从分析女性意识入手,对女性电影的内容与
女性导演影视创作特色研究
作者: 周自娜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视角   镜头语言  
描述: 西方早期的妇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引起一大批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获得与男性同样社会地位女性的强烈响应,高举着女权主义的大旗,建立起了有一定理论体系的女权主义理论,指导着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活动,这其中也包括影视艺术的创作,但这场在西方社会持续很久的男性与女性权力之争的浪潮似乎并没有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影视艺术,虽然自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女导演的队伍渐次以各种美丽的身影登上影视历史舞台,但是在她们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她们并没有为之贴以“女权”的标签,可能我们只能将其归类于女性题材,对于没有发
论徐小斌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作者: 朱思远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现实世界   徐小斌  
描述: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化大语境下,徐小斌的作品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虽未被大众广泛关注,但也招来一些来自评论界的褒贬之词。徐小斌是一个敢于发出独特声音的作家,针对徐小斌及其小说创作,评论界既肯定了她的的才华和作品所展现的内涵,也提出了其小说创作的不足。 《论徐小斌小说创作的独特性》一文试图从作家本人、女性形象和现实世界三方面的独特性深入到文本内部,挖掘作家的个人体验与其小说创作的关系以及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别样的童年记忆、广博的知识积累和独特的洞察社会的眼力是徐小斌小说创
新时期小说中“坏女人”形象探析
作者: 王利敏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坏女人”形象   女性意识  
描述: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开启,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开始松动,再加上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渗透,人们开始运用女性意识来解读新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当站在人性的高度重新审视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小说创作时,会发现人们依然按照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社会准则评判女性,现代社会的“男女平等”、“女性自由”思想,并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当站在人道主义立场,运用女性意识重新解读这一时期的小说作品时,那些不按照传统的男性准则为人、处事的“坏女人”,不论她们走向社会、参与政治,还是固守家庭、心灵扭曲,抑或大胆冲破性
< 1 2 3 ... 8 9 10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