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由对男性的激烈对抗到两性关系的多元性-新时期女性婚恋小说发展变化探析
作者: 孟文彬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小说   女性意识   婚恋观念   女权主义  
描述: 婚恋与情感是人类文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婚恋小说理所当然成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新时期,在1980-1990年代和1990-新世纪两个发展阶段,由于时代的发展、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新世纪之后和谐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主题等因素,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婚恋观念的极大转变。而女性婚恋小说中体现出的两性观念则经历了由对男性的激烈对抗到两性关系的多元性的转变。
20世纪30年代中韩左翼女作家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变化:以萧红、姜敬爱创作中所体现的民族国家意识为中心
作者: 唐恬恬   来源: 当代韩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国家意识   女性意识   萧红   姜敬爱  
描述: 1920~1930年代的中韩两地,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进一步激化了两地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转变也对当时的两地文坛产生了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抗日题材作品纷纷登场,成为时代主题。女性文坛方面,两地女性作家不约而同地转变了创作视角,抗日题材的作品成为主流。本文主要以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民族、阶级及性别三重压迫的社会背景下,当时中韩两地女性文坛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萧红与姜敬爱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与以往女性文学所不同的时代见解,及与当时男性作家相似的选材趋势。
论《长恨歌》中母爱意识的缺失
作者: 张广玲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爱意识   母女关系   女性意识   良母形象  
描述: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的一颗璀璨的亮星.在每次的文学思潮中她都走在最前面,尤其是在女性文学里.她的作品往往以女性为主人公,书写她们的命运及柔弱而旺盛的生命力,表达对女性的关注.在<长恨歌>中,王安忆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敏感叙说了一个令人感慨的命运,成功地塑造了王琦瑶这一形象.且不论<长恨歌>所引起的其他争议,仅从其中母女(子)关系的不和谐、母爱意识的残缺就可以看出作者在拒绝塑造"良母"形象,而这种拒绝正是王安忆以守为攻女性反抗意识地表现.
女性的抒写与企望:商景兰的文学活动与女性意识
作者: 董雁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文学活动   商景兰  
描述: 明末清初女诗人商景兰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除了与祁彪佳才子佳人式的幸福婚姻之外,其一生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即是创立了以她为中心的女性诗歌创作群。她通过诗歌吟咏人生,抒写情志,在家族男女之间相互唱和。商景兰的文学追求无疑更增强了她的人生价值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她的女性自我意识,提升了她的人生境界,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及文学追求,使她能够在才女如林的明清女诗人中占得重要一席,亦可为我们研究明末清初女性文学活动提供个案的观察视角。
小论中日新生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以张悦然和绵矢莉莎为中心
作者: 杜智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悦然   女性意识   绵矢莉莎   比较研究  
描述: 张悦然和绵矢莉莎作为中日新生代女作家,在青年时期都获得文学大奖。本文从女性意识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以爱情和亲情为切入点找寻异同点。目的在于今后使更多的人关注中日两国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推动中日两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浅析《简·爱》的时代进步性和局限性
作者: 王娜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先进性   局限性  
描述: 《简·爱》是19世纪女性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作品一经问世,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作为女性文学作品,《简·爱》主人公追求正义、平等、反抗压迫的精神,其新型的婚姻观具有时代进步性,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其表现出的自卑心理和对男性传统的依附心理又表现了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本我.诗意.和谐
作者: 李一媛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性   女性意识   本我  
描述: 凌叔华作为新文学初期的女作家,其代表作《酒后》不仅完成了对女性本我意识的探讨,也完成对人性的深层次探究。凌叔华坚持从生命本相出发,几乎是在凡人俗事的“安稳”当中还原女性真实心灵历史,展现女性作为“女人”的隐秘、复杂而又独特的生命感受,对女性倾注了“为人”与“为女”的双重思考,并试图为女性探索合理和理想的诗性生命存在方式。这种女性意识超越了狭隘的两性之间的对抗和剥离,体现了“性别诗学”的审美内涵:即和谐两性的终极建构。 从“五四”到现在,中国女性文学经历了“人——女人——个人”三个层面的发展,女性也朝气蓬勃
小论中日新生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杜智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悦然   女性意识   绵矢莉莎   比较研究  
描述: 张悦然和绵矢莉莎作为中日新生代女作家,在青年时期都获得文学大奖。本文从女性意识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以爱情和亲情为切入点找寻异同点。目的在于今后使更多的人关注中日两国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推动中日两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台湾当代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作者: 王欣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塑造   台湾电影  
描述: 台湾当代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康格里夫《如此世道》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陶娟   来源: 北大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康格里夫   两性关系   女性意识   《如此世道》  
描述: 作为复辟时期喜剧的代表,威廉·康格里夫是运用戏剧对话刻画人物的大师。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尤其生动,在戏剧原型的基础之上,赋予女性人物独特的风格,活力与个性,在其代表作《如此世道》中尤为明显。由于复辟时期的喜剧主要以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为题材,描写上层社会的风流放荡生活,游戏的爱情观和金钱为目的的婚姻观,许多批评家便指责这一时期喜剧的不道德,尤其是女性人物的放荡和做作。本论文通过对《如此世道》戏剧文本的细致解读,对女性人物处境的分析、内心世界的探索,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解读女性人物,发现该部作品真切地反映社会现
< 1 2 3 ... 8 9 10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