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乔治·爱略特:一位女权主义先驱
作者: 宋萍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乔治·爱略特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叙事学  
描述: 乔治·爱略特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坛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长期以来,评论家认为爱略特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其将现实主义小说技巧运用在小说创作中并率先采用了心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自爱略特创作《米德尔马契》以来,爱略特作品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和对女性的陈述越来越引起评论界的关注。但是,评论家们要么将爱略特作品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归结为作者本人对父权制文化的矛盾情结,要么归结为女性人物自身的性格缺陷。他们没有深入探究作者生活和文本生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基于前人对爱略特作品中女性意识及叙述方法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后现
汉代女性的文学创作
作者: 薛艳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汉代女性文学   性别与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女性写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则是随着欧美各国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受到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文学的影响,中国女性文学研究逐渐成为当今学术领域一个重要的话题。并且研究者们的目光也跳出了单一的某一个断代史的研究,而是通过纵向的方式,上溯到远古时期,追寻处于早期文明世界中的女性,她们是如何文字来表现出女性的喜愁哀乐等各种情感。 本文主要以汉代女性作家作品为论述重点,并分为三个部分对其作一个整体的评价和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对汉代女性作家作品的流传和收录等情况做一个综述
女性生命体验的独语与对话
作者: 傅湘莉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在价值   女性意识   死亡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当代文坛中一直不乏有关“死亡”的叙述。当时间推进到世纪转型期,有关“死亡”的叙述尤为突出。在莫言、阿城、马原、余华、洪峰、苏童等作家笔下,死亡场景与死亡意象高频率地出现。他们用自己或真实感人或迷幻荒诞,或暴力血腥或奇诡恐怖的创作不断的丰富着当代文坛的“死亡”叙述,充分显现了对于死亡存在的深层思索与审美观照。在世纪转型期众声喧哗的“死亡”叙述中,女性文学中的“死亡”叙述可谓别开生面。女作家以她们各自不同的叙述方式,以各种现代性的艺术手法多角度的表现了人形形色色的死亡的存在,诠释了各自不同的死亡观!有关“
民国女子社交生活与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邵自玲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交生活   民国   女性意识   都市女子  
描述: 社交是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人的存在方式。但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男性强权意识一统天下,女子被剥夺了人身自由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根本无从谈及公开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直到近代,西风东渐,随西方女性主义学说的传入,中国长久沉睡的女性意识始被唤醒,女性开始萌生追求平等自由、追求妇女解放、要求男女社交公开的思想意识,并由此揭开了近代中国女子社交的崭新篇章。本文以民国时期女性社交生活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描述民国女子社交生活场景的同时,试图探讨这一过程中女性意识的发展与变化
铁凝小说创作论
作者: 宋益群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女性意识   叙事风格   女性主题  
描述: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上,女性文学已经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一大批优秀女作家的创作给新时期的中国文坛注入了无限生机。铁凝无疑是中国新时期文学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从197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铁凝走过了整个新时期,而且在每个阶段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以《哦,香雪》、《玫瑰门》、《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笨花》等短、中、长篇小说而为文学界所瞩目,是中国文坛一道独特而持久的风景。三十年来她笔耕不辍,一共发表了4部长篇、近10部中篇和100多个短篇,共约400多万字的小说作品。随着
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写作
作者: 张馨凌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虹影   跨文化语境   女性写作  
描述: 本论文以虹影创作的几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如《女子有行》、《饥饿的女儿》、《英国情人》、《阿难》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具体的论述中兼及其他几部小说。从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尝试将文学文本放置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分析,并进行评论。论文的主体由两个部分组成。本论文的第一部分论述作家的“自塑形象”与“东方主义”的关系。在虹影的作品中由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国家形象表现出了中西文化关系的权力差异,与她的自身文化身份结合,呈现出“自我东方主义”的形态。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作家在跨文化语境下创作的叙
新时期大众音乐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 解晓静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社会环境   女性意识   大众音乐  
描述: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中,女性地位、女性就业、女性角色等均已成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运用社会学、女性学、美学等学科知识,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后大众音乐中的女性意识,涉及内容包括女性音乐形象、女性作曲家及作品以及男性作曲家视野下的女性情结等。笔者首先通过梳理新时期大众音乐的女性意识现象,探究了女性意识形成所依赖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通过对女性音乐家所创作的作品研究归纳出共性的女性意识,即对“爱”的呼唤、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美”的赞颂。本文还阐述了传统与现代的女性音乐形象的不同,并指出
梅娘小说创作简论
作者: 艾春明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主题   女性意识   梅娘小说   叙述策略  
描述: 梅娘是至今仍健在的四十年代沦陷区重要女作家。梅娘漫长的写作生涯跨越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两个时期。她的小说创作大都是在建国以前完成,并在沦陷区发表或出版的。建国以后以散文、随笔创作为主。 梅娘小说尽管不正面描写战争,但却隐含着对战争中人的个体生命生存困境的关注。她笔下的人物,既带有一般女性作家对战乱中的人和社会的关注,更显示了梅娘自己对沦陷区生活,特别是妇女命运的独异观察和思考。这反映在梅娘小说创作的两大叙事主题之中:女性关怀和人文关怀。女性关怀主题是最能显示梅娘小说创作特色与价值的部分。人文关怀
《东海渔歌》研究
作者: 蔡静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东海渔歌     顾太清  
描述: 女词人顾太清曾被称为“清代女词人之首”,其词学成就在清代词坛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很受后世研究者重视。本论文结合顾太清的生平和思想对其词集《东海渔歌》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旨在进一步认识顾太清词的艺术价值,探索其在女性文学中应有的位置。全文共三章。第一章介绍顾太清的身世生平,包括她离奇的身世、幸福的婚姻以及被迫出府之谜。第二章从词作的阶段特点、语言特点和气格三个方面论述《东海渔歌》的艺术特征。第三章分析词作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含生命意识、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余论简要地剖析了顾太清词学成就的成因。
试论英国文学中女性文化主体地位的发展
作者: 欧阳美和   王传举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女性意识   文化主体地位   女性形象  
描述: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巴斯妇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亚、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简·爱和《谢利》中的谢利,这四位女性形象是英国文学中女性争取妇女主体地位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这四位女性人物所表达出的女性意识,我们可以看出在英国文学中,女性的文化主体地位的发展经历了觉醒、抗争和确立三个阶段。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妇女要摆脱他者的地位,摆脱受压迫的地位,除了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赢得自己在婚姻爱情上的自由外,更应该关注女性本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女性只有作为第一位的、独立自在的人来表
< 1 2 3 ... 6 7 8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