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 】搜索到相关结果 85 条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女性——论中国现代小说女性意识的建立
作者:
陈绪石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新女性
描述:
在新文学初期的女性小说创作中,作家以男性为主,它们的主要意图是以女性的悲剧来批判封建男权文化,强调女性解放的必要性。稍后的女性小说则在此基础上倡导女性主体意识。茅盾笔下涌现出一批革命女性,但为女性小说确立典范的还是女性作家,她们塑造的女性才是现代的、建立了女性意识的女性。女性小说不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而且,因为男女作家各自思考问题的视角有差异,故小说里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的特征。
女性的另一种自尊——《荆棘鸟》与《简爱》中的女性爱情自省自主意识
作者:
刘凤芸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爱情意志
女性意识
自省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通过对《荆棘鸟》中的梅吉和《简爱》中的简的女性形象分析 ,结合女性意识来论证并挖掘女性的另一种自尊表现形式———女性爱情自省自主意识 ,以此说明这种意识是女性个人自我发现 ,自我审视 ,自我定位 ,自我完善的一个新的理念
论丁玲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纪念丁玲诞辰一百周年
作者:
陆文采
王建中
来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新时期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
“莎菲型”女性
描述:
丁玲是个极有个性的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贯穿她的全部创作。从“‘莎菲型’女性与中国女性文学”、“《‘三八节’有感》与丁玲的女性文学”、“丁玲与新时期女性文学”等三个方面来看,20世纪新女性形象无不受到丁玲创作的影响,这一重大影响关系足以确定丁玲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中奠基人的地位。
Feminism关注女性的天空——不仅仅是为了“三·八”节
作者:
段风华
来源:
神州学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三·八”节
性别差异
描述:
因为有了“三·八”节,这一天,女性便仪式性地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女性自然而然地享受半天假期以及相应的问候、慰劳等等,人们很少再去想这个节日的由来以及它本应有的深刻含义。
盛开于边缘的玫瑰——试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三次高潮
作者:
范中胜
来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高潮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
边缘
描述:
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处于权力、社会地位和话语等多重边缘地位。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在“五四”时期,而女性文学的真正兴起,则是伴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女性文学凭借历史的机遇实现了两次群体性活跃,并在20世纪末构筑了集体狂欢式的辉煌。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三次高潮的分析,描绘中国女性意识从初步觉醒到走向成熟的漫长道路,并分析其不足之处,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实现人类双性文化的同步建构。
中国女性文学的三次历史性演进
作者:
侯海燕
来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神时代
女人时代
女奴时代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历史性演进,从远古的女神时代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女奴时代,其间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艰难历程,最后步入20世纪80年代的女人时代。这种由女性意识的沦落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文学运动的演进,包含了中国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提示着人们对整部中国社会文化史的重新审视和评价。
论池莉小说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韩鹏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女性意识
两性格局
男权中心文化
女性文学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坛 ,池莉的女性小说基本上代表了当下女性文学的崭新面貌。在历时十多载的创作中 ,女性意识始终是统率池莉小说的一个精神主体。随着池莉创作的日益精深 ,其小说的女性意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这种变化是以女主人公形象的提升和男主人公形象的萎缩为线索的 ,而且 ,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男权中心文化的瓦解和颠覆
决断与突围:心灵停泊处的对视--论林白、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雷鸣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陈染
林白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 90年代初 ,林白、陈染在继承前辈女性叙事风格的基础上 ,剥离了一切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的内容 ,从“另一扇开启的门”走出 ,开始女性躯体的诗意之舞 ,建构让男人走开的精神憩园 ,以此来与男权中心文化分庭抗礼 ,从容展开与男人的对视 ,从而建立独立自足的女性话语空间。她们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得到史无前例的凸显 ,女性意识由过去的朦胧模糊走向了清晰完整的阶段。然而 ,她们试图建构纯粹的女性私语空间 ,不免又使女性意识陷入了孤芳自赏的自恋境地。因此 ,只有开拓更深远的文化视野 ,提升更高的精神维度 ,
女性自我的觉醒与张扬:论李清照、舒婷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佘爱春
梁迎春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理念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女性精神
爱国情怀
描述:
李清照与舒婷是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的作家,她们从女性特有的视角、心理、体验出发,以自觉的爱情理念、浓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女性精神和独特的女性视角,突破并超越了男子本位的文化传统和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模式,凸显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并进而展现了女性文学的发展和流变,成为女性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
女性,一种符号化的建构:当代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透视
作者:
刘军莲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意识形态
女性意识
符号化
传统文化
描述:
女性,在银幕上占有重要地位,男女导演也为此精心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但通过对这些女性的阅读,我们发现她们大多以类型化的形式呈现,而这些女性也大多只是充当了一个个表意的符号。 本文以此为契机,剖析了女性符号化建构的产生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意义,对此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历史文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经济形态等因素都对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透视影视当中的女性形象,我们也可以关照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生存文化困境,由此了解她们现在的生存景况。a Since women occupy the important 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