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2492 条
-
从女性主义视阈谈美国动画片《木兰》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刘春晓
来源:
福建质量管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木兰》
女性意识
新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木兰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南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木兰辞》。在中国,花木兰的故事代代传颂,广为流传,主要是因为其内在的主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相符合。而美国动画片《木兰》则将中西方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在此影片中,花木兰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思想“忠与孝”的代言人,而是一位具有独立思想,勇敢,个性解放精神的新女性形象。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探讨美国动画片《木兰》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
严歌苓早中期作品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作者:
苏曼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严歌苓
-
描述:
本文对严歌苓出国后部分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中女性形象所体现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以达到关注女性成长的目的.
-
严歌苓早中期作品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作者:
苏曼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严歌苓
-
描述:
本文对严歌苓出国后部分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中女性形象所体现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以达到关注女性成长的目的。
-
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轨迹
-
作者:
陈文婷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小说
女性意识
成长轨迹
女性形象
-
描述:
池莉的多数作品都以冷静客观写实的风格,复原了生存在市民阶层的小人物的真实生活,表现人性的原生态,但这不能掩盖其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表现与存在。作为新写实代表的作家池莉,其小说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持久的,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出,女性的成长呈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脉络。本文从对其作品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分析着手,试图梳理其中女性意识的成长与发展轨迹。
-
与“母性与革命性”相伴生——试析山东现代文学史上女性形象塑造的意识特点
-
作者:
刘香
来源: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性
女性意识
母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通过对山东现代文学史上三个阶段女性形象的分析可知,山东现代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更多致力于表现她们身上的母性内涵和品质,以及与此相伴而生的普遍存在于她们内心深处的的革命意识。这是与其他区域作家们明显的不同之处。他们在以这种方式去塑造女性形象、关注女性命运时,却往往忽略了女性作为“女人”的本义和内涵。
-
郭沫若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与艺术表现力研究
-
作者:
刘子伟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力
女性意识
郭沫若
-
描述:
郭沫若的诗歌、小说和历史剧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要描写了女性形象,且在不同时期,对女性形象的书写各不相同。文章从叛逆女性意识、女性崇拜意识、刚柔并济女性审美意识、感情主客观一体意识等方面具体分析郭沫若笔下的女性意识,通过对郭沫若笔下女性意识的认识感受到郭沫若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
浅析简·奥斯丁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杰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女性意识
婚姻爱情观
奥斯丁
-
描述:
奥斯丁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生动形象的女性人物,并通过她们表达了自己的女性意识、美满和谐的婚姻观和爱情观,揭示了18和19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本文将就以下三个方面,即女性的现实主义色彩、女性意识和婚姻爱情观,来分析奥斯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
“女性意识”的雄化、失落、淡化——当代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放
来源: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战争
女性形象
-
描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涌现出大量描写战争中女性生活及女性意识的文学作品。对战争女性形象的描写,打破了传统的对女性世界的描写,开拓了女性创作的新空间,但也有雄化、失落、淡化等遗憾。
-
人文关怀的倾注和女性意识的张扬——谈梅娘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
-
作者:
周伟华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人文关怀
女性形象
梅娘
-
描述:
梅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性意识鲜明的作家。她关注女性、同情女性,为女性的命运思考呐喊,寻求女性解放的道路。本文从梅娘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思考其创作中人文关怀的倾注与女性意识的张扬,以此洞悉梅娘小说的女性世界,探讨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
从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的笔下体会女性意识
-
作者:
甄艳华
夏丽莹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英国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西方的十九世纪前,男性作家一直主导着文学领域,由于当时的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她们受到的教育程度都亚于男性,所以在文学领域,女性长期处于空窗状态.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女性的文化素养被认为是一种“多余”,所以在大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描述了低下的女性形象,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女性文学的崛起意味着女性主义的发展,真正的女性文学起源于19世纪,众多的女性作家出现,摧毁了女性在文坛的空窗状态,用她们的笔控诉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等.在她们的笔下,女性改变了其一贯的温柔形象,表现